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764260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4
《c证理论试卷(有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培训考试卷考场序号:总分:考试人姓名:所在单位:联系电话: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C)1、学校心理辅导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___。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B、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C、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D、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B)2、下列有关心理辅导的描述,判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A、辅导是一种双边互动的人际关系B、辅导主要通过规范与劝说,将价值观传授给学生C、辅导是一个讨论和同理的过程D、辅导是一种理念、态度和精神(D)3、下
2、列关于团体辅导的功能,不正确的判断是_________________。A、发展性功能B、预防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矫治性功能(A)4、心理辅导活动课与小组团体辅导的区别,不正确的判断是____________。A、它们所属的基本范畴不同B、团体成员的组合结合不同C、团体活动所享有的时空条件不同D、辅导过程中辅导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同(D)5、依据埃里森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对年龄及其所对应的发展危机的判断中,不正确的判断是________。A、0~1岁发展危机为信任对不信任B、1~3岁发展危机为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C
3、、3~6岁发展危机为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D、青春期发展危机为友爱亲密对孤僻疏离(B)6、下列选项属于发展性辅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A、辅导对象是在适应方面发生困难的正常人B、引导学生在一个更新的层面上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C、强调教育的原则D、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正常需要与其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冲突(C)7、下列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A、心理健康不包括道德伦理标准。B、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紧密的联系,身体健康的人一定心理健康。C、是否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
4、活习惯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D、心理健康是绝对的,可以由心理量表测验得出。(A)8、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A、热爱当事人B、热爱心理辅导工作C、遵守心理辅导道德规范D、不谋私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现代学校心理学的服务对象已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2、从教育内容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两大部分。3、“心理辅导”是心理咨询学和学校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概念,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locatedinthe
5、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3这个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指(教育人员对学生的一种协助,也可泛指(由专业人员所从事的人群服务)。4、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台湾
6、教育行政当局颁布《国民中学暂行课程标准》,将“(指导活动)”列为一个科目进入课堂。5、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功能是(发展和预防),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对象是(全ti学生)。6、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基本性质是(活动课程)和(发展性团体辅导),心理辅导课的效能取决于(团体动力)。7、根据理论模式的不同,心理辅导主要分为精神分析法、(行为疗法)、认知重建法和(来访者中心疗法)。三、应用题(共25分)1、班级辅导活动课设计:以你所任教的年级的学生为对象,设计一堂以“帮助学生学会与异性同学和谐交往”为中心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本题25分
7、)请严格按照以下顺序和要求完成:A、按照所规定的中心自拟活动课主题;B、确定执教年级并分析该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心理特点;C、简述心理辅导活动的目的;D、简述课前准备内容;E、简要写明辅导活动步骤;F、分析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内容要求及评分标准:P321花开应有时(1) 活动课主题 (2分)(2) 执教年级 (2分)(2) 活动目的 (3分)(3) 课前准备内容 (3分)(4) 活动步骤 (7分)(5) 可能出现的问题(3分)四、论述题(共45
8、分)1、请阐述心理辅导活动课与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区别?(分题20分)书本16页第一,(1)课程功能不同。思想品德课主要关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问题,关注政治立场、观点、方向问题,关注法制意识、道德意识、社会规范等问题;而心理辅导活动课则旨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有社会适应性问题,预防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理不适应或心理困扰问题。第二,(2)课程内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