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762571
大小:5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4
《s0403001 研究现状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对内职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与职能的研究(对内职能)1.李延明《什么是国家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2期2.王晓敏《论国家的本质及其社会性》《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0月3.熊德仁《二重国家——对国家本质的再认识》《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4.贺祥林《在实践的基点上全面辩证地掌握国家的本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4期5.徐华秀《对马克思国家本质观的再思考——兼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8月6.韦建平《马克思
2、主义的国家本质观论略——兼批国家本质观问题上的“过时”论和“公共权力”论》《学术探讨》(理论月刊)2000年第9期7.谢维营,张晓华《关于国家职能的辩证理解》《求实》2004年10月8.谢维营,周春晔,邱忠善《国家职能新论》《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年5月第18卷第3期9.杨国斌《论邓小平的国家职能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0卷第1期10.杨国斌《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国家职能观》《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9卷第3期11.吴镇聪《再论行政分权与行政集权—
3、—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观视角的分析》《前沿》2007年第2期12.林修果,赵熠《国家职能转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13.陶爱文《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的辨证认识》《科教文汇》2006年2月(下半月刊)14.周志平《“暴力也是一种经济力”——〈资本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的补充及现代意义》《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115.杨丽华《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新变化》《探索》2002年第5期16.龙太江《现代国家职能的发展演变分析》
4、《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4月第22卷第2期17.刘长文《国家职能新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18.郭小聪《论国家职能与政府职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19.张亚,尹利平《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职能》《理论学习》2005年第12期20.任培秦《“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理论导刊》1997年9月21.张萃萍《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职能理论与邓小平的新发展》《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2期22.黄洪民《现代化进
5、程中国家职能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7期23.秦茂森《从人的需要视角透视国家职能》《理论界》2005年第10期24.张传鹤《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职能探讨》《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25.贾英健《论当代国家职能结构关系的良性互动》《理论学刊》2004年9月YibinCityCitytracktrafficplanningisYibincityregionalrangewithintracktrafficsystemofonceintegration,andcitytracktraffi
6、calsoisYibinCityCityintegratedtracktrafficsystemintheofpart,foraccurategraspcitytracktrafficresearchofobject第九期(总第127期)1.孟建龙《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职能观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启示》《温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2.[阿根廷]弗雷德里克·C·特纳,亚历杭德罗·L·科尔巴乔《国家的新角色》《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1年1月3.丁志刚《全球化与国家角色》《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2月4
7、.熊家学《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理论新探》《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3月5.张广芳《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学说的重大发展》《理论建设》1999年第1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对内职能)的研究观点摘录一、经典作家关于国家本质的论述“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而成为必要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6,170页“国家是阶级矛盾
8、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但它一经产生,就有“缓和冲突”的作用。···它的出现不是为了激化原有的阶级矛盾,而是为了缓和这种矛盾和冲突,并建立起一种“秩序”,把冲突抑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不致因过“度”而使自己和社会遭到毁灭;同时,这种“秩序”的建立不是为了取消阶级冲突,而只是限制它,这种缓和性的限制,就是调和。”“国家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施用暴力的机关或者机器。”···恩格斯在分析这种特殊“力量”时,认为构成国家的那种“力量”即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上而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