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701472
大小:18.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4
《2016江苏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社会公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江苏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社会公德江苏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6申论热点《社会公德》,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给定材料:材料12016年10月8日早晨,河北保定一位七十多岁的脑梗老人骑三轮车不慎摔倒,一位女孩上前救助,被路人拍摄上传至网上。有的网友为这位女子点赞,部分网友质疑照片摆拍,个别网友攻击“想成网红想疯了”。后来老人的子女站出来为女子救父的行为点赞,这种质疑不攻自破。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以来我们接受
2、的教育是要帮助他人,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但是,我们这个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和谐事例。比如:广东一男子扶起一位摔倒在路边的老人,并将老人送去医院救治,竟被老人讹诈是将其撞倒之人,该男子一气之下自杀以证清白。引起了网友感叹:摔倒老人不敢扶、扶不起。言外之意,扶不起的不是老人,而是道德。24岁的大学生孟瑞鹏勇救落水儿童,孩子的母亲怕担责任,否认其救人行为。诸如此类好心人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发生,让人们不敢助人为乐,对陌生人冷漠,对受救助的人怀疑,对这个社会产生信任危机。网络时代信息错综
3、复杂,有很多事情真假难辨。一些人利用人们的好心,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令公众心寒。人们在做事情时会三思再三思,用一种有色眼镜去看待,持怀疑的态度,人与人之间被冷漠覆盖,这会严重影响公众的生活,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我们亟需改变这种现状。在立法方面,法律应更加完善,在好心人受诬陷时,有相关法律条文充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受助者做出损害他人利益行为的,依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做到有理有据。用法律来威慑住那些居心叵测的人,避免再出现好心人流血又流泪的悲剧,暖回公众的心。在新闻传播方面,我们的新闻
4、媒体要多多报道一些好人好事,不能以搏噱头而大肆报道一些负能量事件,用一些好的事例向公众传递一种正义和温暖,在社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当然,建设美好社会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对他人多一些温存,互帮互助,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与美好。材料2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herdoubleinvestigation;(C)submiss
5、ionof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ower,guarantorloans近几年来,“扶不扶”逐渐成为热门话题,相关案例被搬上了春晚,在媒体报道中也屡见不鲜。近日,又有一宗“扶不扶”实例发生在四川,在朋友圈里刷屏:彭州一老人骑自行车摔倒,一名路过学生停车相救却遭到老人的诬陷,称是学生将其撞倒。好在当地公安调取监控画面,为学生证明了清白。碰瓷、诬陷时有发生,部门、社会确实需要有所
6、作为,让好人不再难做。为了破解“扶不扶”尴尬,近年来全国各地多是从制度、立法上求解。总体来看,主要是从两方面入手。一者,比如此次北京拟出台的“好人法”,鼓励好心人出手相救,并明确提出被救者存在诬陷、恶意索偿等行为的要承担法律责任。此前,深圳市亦颁布了内容相似的《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二者,则是从伤者(尤其是老人)为何急于找人负责的动机根源出发,出台“老人险”加以解决。比如2013年北京开卖“老人险”大受欢迎,保费只有15元,但意外伤害保额达到了5万元。一边是通过立法保障救人者免受诬陷,一边是
7、通过保险覆盖被救者医疗费用,两相配合,应有可期。但我们也不能高估了“好人法”的威力,更不能陷入片面的“立法万能”误区。法律只是道德的底线,哪怕“好人法”降低了做好人的成本,打消了救人行为的一切后顾之忧,但现阶段也不可能强制人们主动做出救人行为。破解“扶不扶”的关键,还在于人心。一方面,单论从制度上求解,仍有很多环节应予以关注,还有一些缺陷需要补漏。举例而言,相当一部分救人反被诬陷的案例,往往都缺乏证据还原事发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以民事诉讼“高度盖然性”的司法原则,判施救者赔偿也曾有过先例。前文所述发
8、生在四川彭州的事件,若不是因为有视频监控为证,最终这名学生能不能自证清白,恐怕还真不好说。再者,很多人不敢施救,其实根源是缺乏急救技能,担心自己越帮越忙,瞎掺和反而更坏事。可见,鼓励见证者站出来还原现场,普及急救知识等多个方面,同样需要制度的介入。另一方面,我们切莫模糊了个别现象和社会主流的界限。很多无人施救、救人被讹的事件之所以被广泛传播,正是因为这些事件违背了人们的道德期待,也与通常社会现实不符,才成为特别“扎眼”的新闻报道。而现实社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