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谢灵运与山水诗

5.谢灵运与山水诗

ID:16698171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4

5.谢灵运与山水诗_第1页
5.谢灵运与山水诗_第2页
5.谢灵运与山水诗_第3页
资源描述:

《5.谢灵运与山水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讲授与编撰:刘南平、贾知洵第四章南北朝诗坛第一节谢灵运与山水诗一、山水诗兴起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及意义(一)概念:所谓山水诗是指创作主体对山水客体的审美,往往与行旅相联系或以自然山水为描写对象,与作者主观情绪相结合。(二)兴起的背景1.世风;2.士风;3.学风;4.艺风;5.诗风;6.时人程度不同的贡献:杨方、李颙、庾阐、殷仲文、谢混。经过如此酝酿,山水题材进入诗歌创作已经呈现水到渠成之势,终因谢灵运的大力创作而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诗歌样式,确立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三)意义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

2、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继陶渊明的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的进一步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二、谢灵运的生平及文化积淀(一)颠顿的政治命运及其所反映出的性格特征(弱点)1.谢灵运的仕历2.“进德智所拙”的政治生涯谢灵运“拙”就“拙”在固守“乌衣子弟”的优越感,“为性偏激”,一味“奢豪”(《宋书》本传语)。所幸的是,文学创作也伴随了他一生。(二)性格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开拓山水诗创作的意义1.根深蒂固的贵族子弟优越感(已见上文)2.优越而丰富的生活和教育背景2.1.来自家族长辈的文化教育及谢混能诗而改革玄言诗风的深刻影

3、响2.2.来自居住地的文化滋养2.3.道教文化的积淀2.4.佛教文化的影响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3上述种种文化熏陶,使谢灵运既已养成的“为性偏激”,一味“奢豪”的性格虽不能和谐于现实社会,却

4、与名山大川建立了“素所爱好”(本传)的和谐关系。特别是出任永嘉太守之后,他总是纵情山水,肆意遨游,“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这是他山水诗创作最为集中的高潮期(见背景资料3)。但是,由于这些“诗咏”多是政治上的失意之作,所以,“既不见知,常怀愤愤”仍是其作品的基本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境界远不如陶渊明。三、谢灵运山水诗的特色及影响(一)代表作《登池上楼》*讲析(二)谢灵运山水诗的创作特色——刻意追新的成就和瑕疵1.精于摹象、写实摹象是一种与实意相对立的表现方法,就山水诗而言,简言之,就是模山范水。在谢灵运这里表现为,把“极貌以写物”(《文心雕龙·明诗》)和“尚巧似

5、”(《诗品上》)作为刻意追求的艺术目标,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不遗余力地细致入微地勾勒描绘,力图把每一个细节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所谓写实性,就是充分发挥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力求用准确的语言对描写对象。这种表现方法在谢灵运之前的诗歌中只占从属地位,在谢灵运笔下,则上升到主要地位。2.富丽精工的语言美和别开生面的自然美2.1.谢诗的富丽精工主要表现为色彩美、构图美、意态美和对称美2.2.谢诗富丽精工的语言风格也被后人评价为“自然”,是与时人之诗作比较而显现出来的。与颜延之的“铺锦列绣”“雕缋满眼”比,谢诗显得“自然

6、”。与“淡乎寡味”却充斥诗坛的玄言诗比,谢诗中的山姿水态与典丽新声让人感到清新鲜丽、自然可爱。其实谢灵运的“自然”是刻意经营安排、琢磨锻炼之自然,唐释皎然称这种“自然”是“尚于作用”的“自然”。沈德潜说:“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陶诗胜人在不排,谢诗胜人正在排。”(《说诗晬语》卷上)这种刻意追新,又使得谢诗产生不可避免的瑕疵: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

7、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33.未能达到浑融完整的艺术境界3.1.山水景物往往独立于诗人的性情之外,不是整体的自然美,使其山水诗产生了情景“截分两橛”(《姜斋诗话》)的弊病。3.2.诗歌结构似旅游日记,往往拖着一条玄言尾巴。3.3.写景堆砌繁富。3.4.往往有句无篇,或“语多生撰”,非疏解不可。但这并不影响谢灵运在中国古典诗歌“转捩”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三)谢灵运对魏晋诗风转变的贡

8、献谢灵运是开启一代新诗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