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从人类需求理论看网络经济的本质及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人类需求理论看网络经济的本质及发展作者:王惠兰文章来源:2003年7月总117期 第4期山 东 经 济点击数:1229更新时间:2007-5-28:25:38YibinCityCitytracktrafficplanningisYibincityregionalrangewithintracktrafficsystemofonceintegration,andcitytracktrafficalsoisYibinCityCityintegratedtracktrafficsystemintheofpart,foraccurategraspcitytracktrafficresea
2、rchofobject2003年7月总117期 第4期山 东 经 济SHANDONGECONOMYJul.,2003Gen.117 No.4 [作者简介]王惠兰(1953- ),女,山东潍坊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研究员。从人类需求理论看网络经济的本质及发展王惠兰(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摘 要] 人类需求理论是经济、管理等科学及其实践的理论基础与逻辑起点。针对网络经济逐渐成为现代经济领域一种日益重要的趋势与力量的经济现实,本文基于人类需求理论及其相关研究结论,对于网络经济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网络经济的本质与发展原则、发展趋势。[关键词] 需求理论;网络经
3、济;网络企业[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1X(2003)04-0010-02 一、网络经济的兴起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在社会经济领域,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普及,网上商务、网上银行、网上保险、网上购物、网络教育等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在这个资源共享全球性信息资源的网络上,资源无限、点击无限、探索无限;人们可以阐述观点、诉说衷肠、浏览信息;可以公布政务、宣传政策、介绍产品;还可以从事电子商务,进行人际交往,
4、开展游戏娱乐等等。网络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经济领域一种日益重要的趋势与力量。网络经济是在网络化信息时代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主要表现为经济生活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以及生产者、消费者、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等的经济行为,都以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互联网为运作方式与媒介。现在,人们认识比较一致的是,网络经济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进步,必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升级。二、人类需求理论相关研究结论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皆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产生。人类需求研究是经济、管理、营销等诸多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与逻辑起点,也是相应领域经济活动的实践起点。研究网络经济,人类需求理论是一个
5、极其重要的出发点与视角。在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中,关于人类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结论:1.人类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人类需求具有客观性。马克思认为“需求即人们的本性”,并说:“任何人如果不是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求和为了这种需求的器官而做事,它就什么也不能做。”西方人类需求理论奠基人马斯洛同样认为:需求(或称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的客观存在。可见,需求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而客观存在。2.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前提与基础,行为是人类需求的外在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个体作为一个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中的有机体,总是不断受到来自机体内部和外部的刺激。如来自机体内部的有饥饿、疲乏、病痛等,来
6、自机体外部的有同龄人的成就、同事的擢升、英雄的荣誉、集体的温暖等。刺激会使人产生一种紧张感,如果紧张感的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需求。需求的强化将会形成动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动机将驱使人们采取能满足需求的行为。由此可见,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前提与基础,行为则是需求的外在表现。社会经济其实是人们经济行为、经济关系的集合,因此,要考察某一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追本溯源,就需要研究其需求问题。3.人类需求是分层次的。(1)马克思的需求观点。马克思把人的需求,按其性质划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是指人们对衣食住行等有关物品、劳动工具、文化用品等的需求。马克思认为物质需求是人的第一需求
7、,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是人类其他一切需求的基础。他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求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精神需求指人们自由地施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和对文化成果的享用,包括对知识的需求、美的需求、道德的需求,对友谊、尊重、荣誉、地位的需求等。在通常情况下,精神需求也需要有物质为依托,并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来满足。但从历史发展的归宿来看,正如马克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