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ID:16689894

大小:36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23

【语文】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语文】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语文】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语文】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语文】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主观题时,请勿超出或答错答题区域。3.所有答案作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一、一般论述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在我国历史上,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开始大创造的时代,黄帝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黄帝崩,葬桥山”,就是今天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每年清明时都会在这里进行黄帝陵祭祀。重视祭祀祖先,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成

2、员的品德,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先秦道家学派的《道德经》(《老子》)、《庄子》两部书则从反面说明了礼仪形式与天道自然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揭示了礼仪的不足。《道德经》认为,礼仪产生于“道德”废弃以后的时代。《庄子》继承了《老子》对礼仪的观念。《庄子》记载,老子去世时,好朋友秦失来悼念,和一般人的悲哀痛哭不同,秦失是“三号而出”。有人不理解,问他。他解释说,人出生,可谓应时而生;人去世,可谓顺命而行。人只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哪里会有悲痛的情感呢?这说明,老子、庄子通过对自然“天道”的深刻体悟,主张在现实生活中超越

3、礼仪形式的约束,甚至认为礼仪所表示的正常感情也不必要,一切顺其自然才好。当然老庄的看法也使得后来祭祀礼仪没有完全被神化。这里需要指出,在我国古代,从人文角度正面肯定祭祀礼仪的意义,并且认为礼仪所表现的应当是一种人文精神,这才是占主导地位的观念。关于古人祭祀对象的基本原则,在儒家经典——《礼记》中有清楚的表述。春秋时期出现的“三不朽”说,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人将家族世代做官看成“死而不朽”,鲁国大夫叔孙豹不同意这个解释,按照叔孙豹的意见,官位高,俸禄多,世代为宦,都不足以不朽,只有造福后世,立德、立功、立言,才可能“虽久不废”,永垂不朽。这里

4、应当提到孔子的贡献。众所周知,孔子重视“礼”,特别强调“礼”必须以“仁”“爱”为基础,“礼”的实施,又是表达人本思想的“仁”“爱”情感的有效途径。比如,孔子感慨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他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人们在进行礼仪活动时,内心还应该有真实感情。在孔子看来,在各种礼仪活动中,礼品、礼仪等,都是有形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是礼仪形式所蕴涵的礼仪精神。孟子则进一步将孔子所说的“仁”解释为人的“本心”,他认为真正的礼仪是人本心的18自然流露。在政治活动中,如果不遵循礼仪原则,就是“失其本心”。又如,一个人去世后,按照古代礼仪,应该用棺椁装殓

5、。孟子解释说,这不是为了好看,而主要是为了“尽于人心”,表达后人对死者的哀思感情。根据孔子、孟子的观点,祭祀仪式所表达的,主要就是基于人们对生命的传承,后人对(《光明日报》2011年8月6日,有删改)【小题1】下列对中国古代祭祀的特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礼仪形式与天道自然之间存在矛盾,礼仪形式繁琐,违反人的自然性。B.重视祭祀祖先,并把它作为实现社会教化,维护宗法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C.把造福后世,立德、立功、立言之人作为祭祀对象是祭祀的一个基本原则。D.强调祭祀必须由人的内在情感作基础,礼仪要“尽于人心”,心祭重于行祭。【小题

6、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远古先民祭祀黄帝,不是把黄帝当成神灵来祭祀,而是在一种庄重的仪式中,追思他如何创造文明,如何造福子孙。B.中国古代祭祀礼仪的形式和理念,完全受到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的影响,祭祀礼仪充分表现出儒家的传统文化精神。C.中国古代祭祀,有着一定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祭祀不是一味祭祀鬼神,也不是一味盲目崇拜,而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功能。D.中国古代祭祀活动大多是用来表达人本思想的“仁”“爱”情感的有效途径,不重礼仪形式,看重的是蕴涵的礼仪精神。【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庄等

7、人对礼仪的批评,也是使得我国后来礼仪形式没有完全被神化,保留了一些理性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B.古代祭祀基于人们对生命的传承,对祖先的追思缅怀之情。这样,中国古代的祖先祭祀礼仪便充满了人文性。C.今天我们应当肯定祭祀活动对人文精神的陶冶,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对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有着它独特的价值。D.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一直享受人们的祭祀,延续至今,这为后人祭祀先祖的礼仪具有18人文精神提供了精神基础。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王宪,字维纲,东平人。弘治三年进士。历知阜

8、平、滑二县。正德初,擢大理寺丞。迁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进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以应州御寇功,荫锦衣。迁户部右侍郎,改抚陕西。入为兵部右侍郎。近畿盗起,偕太监张忠、都督朱泰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