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度脱碳路径及政策分析

ID:16667817

大小:421.4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23

中国深度脱碳路径及政策分析_第1页
中国深度脱碳路径及政策分析_第2页
中国深度脱碳路径及政策分析_第3页
中国深度脱碳路径及政策分析_第4页
中国深度脱碳路径及政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深度脱碳路径及政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深度脱碳路径及政策分析刘强作者简介:刘强,博士,副研究员,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及能源政策。E-mail:liuqiang@ncsc.org.cn。*通讯作者:滕飞,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政策及气候变化经济学。E-mail:tengfei@tsinghua.edu.cn。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A0602800)、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研究项目“中国深度低碳发展转型路径”、“全球深度脱碳路径项目”陈怡1滕飞2*田川1郑晓奇1,3赵旭晨1(1.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

2、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北京100038;2.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4;3.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摘要《巴黎协定》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新进程,进一步明确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目标要求。对中国来说,如何尽快推动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不仅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战略的核心任务,更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本文基于对中国经济、社会、能源和重要的终端能源消费行业的历史发展趋势的分析,通过“自下而上”的模型方法考察了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和领域的深度碳减排潜力,并基于详细的技术分析提出了中国中长期的

3、深度脱碳路径。研究表明,在深度脱碳路径下,中国将顺利完成国家自主贡献提出的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和碳强度较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此后非化石能源发展进一步加速,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达到44%左右,工业、建筑、交通等终端耗能行业的低碳转型进一步加速,2050年碳排放回落至2005年前水平,碳强度较2005年下降90%以上。为实现深度脱碳路径,本文从强化碳排放总量约束和相关制度规范建设、完善产业低碳发展激励政策、加强相关市场机制作用和倡导低碳生活和消费等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决策者参考。关键词碳排放;峰值;深度脱碳路径

4、;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X2415作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巴黎协定》重申2度温控目标政治共识,要求各缔约方在2020年前提交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在提升减排力度以推动全球温室气体早日达峰的同时,努力实现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人类排放的CO2与大自然的吸收平衡[1,2]。考虑到中国当前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7%左右[3]并将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保持持续增长,全球碳排放峰值的出现以及未来的减排路径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的碳排放路径,因此有必要从技术减排的角度考察影响中国减排路径的关键技术和最大减排潜力。目前,已有较多关于中国碳控排路径的情

5、景分析研究,提出了碳排放达峰和实现碳排放控制的多种可能情景[4-9]。但由于对经济增长、碳减排目标和政策以及包括CCUS、电动汽车等在内的重大低碳技术发展等方面的不同假设条件,不同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报告在分析中国碳排放的历史趋势和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社会和能源发展的最新趋势,结合国家自主承诺贡献(INDC)目标[10]等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目标和政策,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型方法,研究提出了中国中长期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路径,并对主要耗能行业和领域的深度减排潜力、减排路径、重点措施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推动深度脱碳的政策建议。

6、1中国碳排放变动趋势及驱动因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从1980年的6.0亿t增长到2015年的43.0亿tce[11](图1),年均增长约13.9%。碳排放量变化趋势与能源消费量基本趋同,1980-2015年间碳排放量从14.4亿t上升至93.1亿t1由于中国未对每年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核算,本文所用的全国碳排放数据为笔者参考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中的方法得到,即活动水平乘以排放因子。活动水平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摘要2016版,排放因子来自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1,年均增长约13.3%[11]。1980-

7、2015年间中国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年均下降率分别达到3.6%和3.9%,下降速度之快和持续时间之长超过主要发达国家历史最好水平。15图1中国1980-2015年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变化趋势Fig1.EnergyconsumptionandCO2emissionfrom1980-2015为分析不同时期影响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本文参考修正后的KAYA公式,采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将碳排放分解为GDP、单位GDP能耗和单位能耗碳排放三个贡献因素[12-14]。修正后KAYA公式的具体表述为:CO2=CO2E×EGDP×GDP=CI×EI×G(1

8、)式中:CO2表示能源活动CO2排放量,E表示一次能源消费,GD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中国深度脱碳路径及政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深度脱碳路径及政策分析刘强作者简介:刘强,博士,副研究员,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及能源政策。E-mail:liuqiang@ncsc.org.cn。*通讯作者:滕飞,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政策及气候变化经济学。E-mail:tengfei@tsinghua.edu.cn。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A0602800)、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研究项目“中国深度低碳发展转型路径”、“全球深度脱碳路径项目”陈怡1滕飞2*田川1郑晓奇1,3赵旭晨1(1.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

2、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北京100038;2.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4;3.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摘要《巴黎协定》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新进程,进一步明确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目标要求。对中国来说,如何尽快推动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不仅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战略的核心任务,更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本文基于对中国经济、社会、能源和重要的终端能源消费行业的历史发展趋势的分析,通过“自下而上”的模型方法考察了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和领域的深度碳减排潜力,并基于详细的技术分析提出了中国中长期的

3、深度脱碳路径。研究表明,在深度脱碳路径下,中国将顺利完成国家自主贡献提出的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和碳强度较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此后非化石能源发展进一步加速,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达到44%左右,工业、建筑、交通等终端耗能行业的低碳转型进一步加速,2050年碳排放回落至2005年前水平,碳强度较2005年下降90%以上。为实现深度脱碳路径,本文从强化碳排放总量约束和相关制度规范建设、完善产业低碳发展激励政策、加强相关市场机制作用和倡导低碳生活和消费等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决策者参考。关键词碳排放;峰值;深度脱碳路径

4、;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X2415作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巴黎协定》重申2度温控目标政治共识,要求各缔约方在2020年前提交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在提升减排力度以推动全球温室气体早日达峰的同时,努力实现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人类排放的CO2与大自然的吸收平衡[1,2]。考虑到中国当前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7%左右[3]并将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保持持续增长,全球碳排放峰值的出现以及未来的减排路径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的碳排放路径,因此有必要从技术减排的角度考察影响中国减排路径的关键技术和最大减排潜力。目前,已有较多关于中国碳控排路径的情

5、景分析研究,提出了碳排放达峰和实现碳排放控制的多种可能情景[4-9]。但由于对经济增长、碳减排目标和政策以及包括CCUS、电动汽车等在内的重大低碳技术发展等方面的不同假设条件,不同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报告在分析中国碳排放的历史趋势和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社会和能源发展的最新趋势,结合国家自主承诺贡献(INDC)目标[10]等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目标和政策,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型方法,研究提出了中国中长期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路径,并对主要耗能行业和领域的深度减排潜力、减排路径、重点措施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推动深度脱碳的政策建议。

6、1中国碳排放变动趋势及驱动因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从1980年的6.0亿t增长到2015年的43.0亿tce[11](图1),年均增长约13.9%。碳排放量变化趋势与能源消费量基本趋同,1980-2015年间碳排放量从14.4亿t上升至93.1亿t1由于中国未对每年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核算,本文所用的全国碳排放数据为笔者参考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中的方法得到,即活动水平乘以排放因子。活动水平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摘要2016版,排放因子来自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1,年均增长约13.3%[11]。1980-

7、2015年间中国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年均下降率分别达到3.6%和3.9%,下降速度之快和持续时间之长超过主要发达国家历史最好水平。15图1中国1980-2015年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变化趋势Fig1.EnergyconsumptionandCO2emissionfrom1980-2015为分析不同时期影响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本文参考修正后的KAYA公式,采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将碳排放分解为GDP、单位GDP能耗和单位能耗碳排放三个贡献因素[12-14]。修正后KAYA公式的具体表述为:CO2=CO2E×EGDP×GDP=CI×EI×G(1

8、)式中:CO2表示能源活动CO2排放量,E表示一次能源消费,GDP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