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98391
大小:530.7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3
《【地理】吉林省延边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延边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每题2分,共计60分)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1~3题。1.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2.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B.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D.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3.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是A.甲B.乙C.丙D.丁下右图为“某国人口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由
2、图中数据可知该国9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壮年人口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5.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环境因素B.战争因素C.政策因素D.经济因素201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是继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我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完成6~8题。6.人口增长模式是与一定阶段的A.人口出生率相适应B.人口死亡率相适应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D.人口自然增长率相适应7.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Ⅰ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
3、段人口数量B.Ⅱ阶段一定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C.②和③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D.Ⅲ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8.“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新增人口,其原因有①生育观念的转变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③抚养成本上升④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据此回答9~10题。9.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发展水平B.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C.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D.资源状况910.对环境人
4、口容量可以进行定量的估计,其原因是A.科技发展速度很快B.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C.人口的消费水平在不断的变化D.新资源不断被发现,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读“城市服务范围理论模式图”。回答11~12题。1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A.甲:普通服装店乙:早点铺丙:星级宾馆B.甲:珠宝行乙:家具店丙:早点铺C.甲:早点铺乙:汽车销售店丙:家用电器D.甲:星级宾馆乙:珠宝行丙:早点铺12.图示反映了城市服务范围的模式,各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是A.重叠交错,层层嵌套B.界线分明,彼此相离C.界线分明,偶有交错D.重叠交错,同级嵌套下图分别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和城市化进
5、程图,读图完成13~14题。13.下列国家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B.中国C.德国D.印度14.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A.ⅠB.Ⅰ和ⅡC.ⅡD.Ⅲ右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图”。读图完成15~16题。915.①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A.环境极差B.地价太高C.交通不便D.设施不全16.③区域可能属于A.工业区B.住宅区C.商业区D.行政区右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17.该市不同地点中交通通达度最高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8.上题所述地点最有可能位于A.高级住宅区B.工业区C
6、.商业中心D.主干道与外环道路交汇点读某地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下左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下右图)”,回答19~20题。19.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从5阶段到6阶段反映的是A.逆城市化现象B.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化现象D.再城市化现象20.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其中乙可能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A.4时段B.2时段C.5时段D.3时段21.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果园B.鱼塘C.稻田D.菜地花圃922.1980年以来黑龙江省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1个纬度左右
7、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肥力B.降水总量C.河流汛期D.热量条件23.泰国赢得了世界米仓的桂冠。泰国水稻种植的优越的区位条件是 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⑤地广人稀⑥农业劳动力充足A.①③④B.②④⑤ C.①③⑥D.②⑤⑥右图为“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状况比较图”。读图回答24~25题。24.甲地农业地域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