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66994
大小:129.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历史试卷第I卷必考题(7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古代人很重视强调尊祖敬宗,认为“宗庙严故重社稷”。这种观念主要源于A.分封制的实行B.宗法制的实行C.世官制的实行D.郡县制的实行2.右图中灵渠的修筑主要是为了A.攻灭六国B.北击匈奴C.统一岭南D.灌溉田地3.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经历了长期的变迁,右图反映的地方行政区划应是A.汉代B.唐代C.元朝D.明朝4.我国古代历朝最高统治者为了强化专制权力,都对相权有所防范,其中宋朝采取的措
2、施是A.组成中朝B.设三省六部C.废除宰相D.设参知政事5.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主要反映①政治决策封闭②行政效率低下③皇权专制强化④宦官参政妨碍阁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6.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井田制度盛行7.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B.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C.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D
3、.《周礼》中有“国有六职”的记载8.右图所示装置由东汉太守杜诗创造。它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装置主要用于( )A.灌溉B.制瓷C.冶铁D.纺织9.“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这一“海禁”政策大规模实施是在6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0.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的规定始于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11.近代有一本回忆录这样写到:“师长又
4、问我为什么要参加红军。我说红军来了以后,我们家乡解放了,除了给我们家分了地,还分了茶山,每年可以收到几百斤油茶子。”作者回忆的这段历史应是在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土地革命时期12.右图是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其发表的直接背景是A.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B.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C.上海发生一·二八事变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3.右图所示政府是某一历史事件后成立的。这一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北伐战争D.秋收起义湖北军政府旧址14.下列属于北京大学学生在五四爱国运动中喊出的口号的是
5、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外争主权、内惩国贼1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都作出把工作重点转向A.城市斗争B.经济建设C.对外开放D.政治建设16.右图是某一时期的宣传画,它反映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文化大革命”在全国的开展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D.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17.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统一进程中的大事,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①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提出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③香港回归祖国怀抱④“九二共
6、识”的达成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6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18.“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19.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②中日邦交正常化③加入亚太经合组织④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A.①②④③B.
7、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20.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不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男子穿西装戴领带成为时尚B.街上路人互行点头鞠躬礼节C.列宁装和连衣裙在民间盛行D.自行车出现在城市大街小巷21.以下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航海线路图,其中航海家哥伦布进行航海探险所到达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22.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过程中,英国在17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是( )A.法国B.葡萄牙C.西班牙D.荷兰23.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8、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C.有线电话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24.“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