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12

【历史】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12

ID:16565536

大小:5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12_第1页
【历史】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12_第2页
【历史】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12_第3页
【历史】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12_第4页
【历史】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12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云南省玉溪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玉溪一中2014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认真填写好自己的相关信息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秦统一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战国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B.人民厌恶长期战争,渴望和平,统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要求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七国之首,为秦统一创造了条件D.秦始皇灭六国,建秦朝,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2.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是A.楷书B.大篆C.小篆D.隶书3.“焚书坑儒

2、”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秦始皇个性暴虐、急躁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C.秦朝统治严酷、残暴D.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4.使唐初经济得到逐步恢复的政策措施主要是A.三省六部制B.科举考试制度C.修改颁布《唐律》D.均田制和租庸调制5.既能扩大唐朝统治基础和提拔有才能的“寒门”出身的人做官的措施是A.三省六部制B.科举考试制度C.修改颁布《唐律》D.均田制和租庸调制6.唐朝的措施中对调整生产关系、社会关系起到非常大作用的措施是A.三省六部制B.科举考试制度C.修改颁布《唐律》D.均田制和租庸调制7.导致“贞观之治”出现的最主要经济条件是A.生产工具的重大改进B.开辟

3、大量荒田C.人口大量增加D.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8.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考试扩大了贡士人选,重视进士科B.科举考试重视士族C.修改完善了法律D.唐太宗知人善任、兼听纳谏9.导致“贞观之治”出现的因素不包括A.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B.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C.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考试制度D.唐太宗知人善任、兼听纳谏10.标志着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的历史事件是A.康熙亲政B.清中央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有效管辖台湾C.康熙收复台湾D.1686年雅克萨之战

4、11.康熙收复台湾,最深远的历史影响体现在9A.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台湾从此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C.有利于发展经济D.促进了台湾和大陆之间友好往来12.为抗击沙俄的侵略,康熙曾两次亲赴塞外,积极为抗俄做准备,采用的方法是A.在黑龙江设立伊犁将军B.和平解决东北边境C.永戍黑龙江D.一举歼灭沙俄侵略者13.我国历史上与西方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是A.《瑷珲条约》B.《南京条约》C.《尼布楚条约》D.《北京条约》14.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的条约是A.《瑷珲条约》B.《南京条约》C.《尼布楚条约》D.《北京条约》15.下列属于康熙对人

5、类文明所作的贡献有① 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② 反击侵略,签订条约 ③亲征朔漠,和善蒙古④ 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引进西学,学习科技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6.孔子由“仁”进而提出统治者要“仁政”,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17.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B.通过教育选拔治国贤良C.宏扬优秀民族文化D.协调社会人际关系18.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

6、的教学方法是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19.孔子教育思想中,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D.“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20.孔子曾周游列国10多年,但倍受冷落、狼狈不堪,你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孔子地位低下B.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不符合时代潮流C.受其它学派打击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2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孔子认

7、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922.以下哪种观点属于孔子的主张A.“无为而治”B.“守静”C.“忠恕”之道D.“天法道,道法自然”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这句话所反映的是A.政论思想B.教育思想C.伦理道德规范D.为人处事的标准24.判断下列说法哪一句不是孔子的言论A.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