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语文】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ID:16559568

大小:82.0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2

【语文】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1页
【语文】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2页
【语文】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3页
【语文】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4页
【语文】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一、课本回顾:(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每小题3分)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

3、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举:推举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革除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自夸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告诉:申诉(苦衷)2.下列各句,全都表明李密辞不就职的原因的是()①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4、。②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③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④本图宦达,不矜名节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⑥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A.①③④B.②③⑥C.②③⑤D.③⑤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出生才六个月,他的父亲就离家出走了;到了四岁的时候,他舅舅又把他的母亲给逼改嫁了,只留下他与祖母相依为命。B.李密到了九岁还不能走路,没有什么近亲,是他的祖母一手把他抚养大的;祖母得病多年,李密照顾她,没有停止过。11C.晋朝建立以后,朝廷多次征召李密出来做官,但他因为要照顾祖母,全都拒绝了,

5、皇帝也很体谅他,没有加以责怪。D.李密年轻的时候在蜀国做官,本来就希图官职显达,是不讲究名节的。但是他对祖母的孝顺,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二)回顾课本知识,完成4—9题。(每小题3分)4.对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解释:宝剑发射出紫色的电光,闪耀着清冷的霜雪,那是王将军的武厍。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解释:赣江的尽头是潦水,深秋的江水寒冷而清澈;傍晚的西山烟笼雾罩,呈现一片紫色。C.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解释: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不晚。

6、东隅,指日出的地方。桑榆,指日落的时候,晚上日影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D.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解释:命运不好,仕途不顺。5.人物描写有多种方法,列几段文字各属于哪一种描写,排列正确的一项是()(1)我们动身了,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2)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3)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4)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5)“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

7、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以致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我不能不这样做。”A.动作动作心理动作语言B.心理环境心理动作心理C.外貌环境心理动作语言D.外貌心理环境动作语言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依次判断正确的一组是()(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3)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4)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A.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助词,“的”;动词,往,去;代词,它。B.助词,

8、“的”;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动词,往,去;代词,它。C.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助词,“的”;代词,它;动词,往,去。D.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代词,它;动词,往,去。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依次判断正确的一组是()(1)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2)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4)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A.动词,认为;介词,“因”;介词,“把”;连词,同“而”。B.介词,“因”;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