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ID:16558542

大小:81.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历史】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历史】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历史】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历史】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试卷共3页,大题2个,小题22个。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3.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

2、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对这一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顺从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

3、格以写实为主5.两宋以后,程朱理学确立了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理学(  )A.易于被知识分子理解B.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现实C.有利于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D.摒弃佛、道的干扰,振兴了儒学6.“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知德合一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穷理格物7.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

4、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8.在伦理观上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此,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分别是实行(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C.兼爱和自我节制D.人治和法治59.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A.抨击愚昧B

5、.倡导平等C.讽刺贪淫D.推崇人性10.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教会权威11.“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

6、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A.彼特拉克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D.伏尔泰12.“把它(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改变成一种社会契约而非政治契约。在他看来,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此处材料反映的思想可能是(  )A.卢梭B.孟德斯鸠C.康德D.伏尔泰13.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D.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14.元明清时期的绘画,成就

7、最为突出的是()A.人物画B.山水画C.宗教画D.文人画15.“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16.梁启超说:“中国之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谚所谓室漏而补之,愈补则愈漏,衣敝而结之,愈结则愈破。”梁启超所说改革不见成效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力量过于强大B.没有改变君主专制制度C.改革力量弱小D.改革派手中没有实权17.叶德辉(18

8、85年中举人,1892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  )A.严复B.康有为C.谭嗣同D.孙中山18.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5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