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东省青岛二中2013届高三11月月考

【地理】山东省青岛二中2013届高三11月月考

ID:16557777

大小:29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22

【地理】山东省青岛二中2013届高三11月月考_第1页
【地理】山东省青岛二中2013届高三11月月考_第2页
【地理】山东省青岛二中2013届高三11月月考_第3页
【地理】山东省青岛二中2013届高三11月月考_第4页
【地理】山东省青岛二中2013届高三11月月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山东省青岛二中2013届高三11月月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青岛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A.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B.盆地①位于最东面C.盆地①、③都位于暖温带D.盆地②位于季风区【答案】D【解析】根据经纬度可以进行定位,①为准葛尔盆地②为四川盆地③为塔里木盆地④为柴达木盆地。A项中④柴达木盆地不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B项中②四川盆地位于最东面;C项中盆地①不在暖温带。2.盆地①和盆地②相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A.盆地①和盆地②内能源资源丰富,但种类差异大B.都属于外流区域,都有闻名于世的农业灌溉工程C.两地所建林业生

2、态工程的生态作用差异大D.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都以风力和流水作用为主【答案】C【解析】A项中盆地①和盆地②能源种类相似,都多天然气资源;B项中盆地①属于外流区;D项中盆地①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盆地②以流水作用为主。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3~4题:133.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A.作物品种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答案】B【解析】初霜、终霜出现时间的早晚与一个地方的气温有很大关系,而影响气温差异的根本因素为纬度位置。4.

3、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A.天气严寒B.地面辐射强C.微风D.大气逆辐射强【答案】D【解析】霜冻一般发生在地面温度较低时,而大气逆辐射强时,大气的保温作用也强,使地面气温不至于很低,因此不易发生霜冻。读南极地区图,当英国伦敦日落时,阿蒙森一斯科特考察站正当日出。回答5~6题。5.此刻,北京时间是A.14点B.2点C.8点D.20点【答案】B【解析】因为阿蒙森一斯科特考察站位于南极点,所以根据题意此日为秋分日,英国伦敦日落时间为18点,因此北京时间为2点。6.这一天,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梅雨”期B.我国开展值树活动的最佳时期C.南极地区出现“南极臭氧洞”D.澳大利

4、亚正值最炎热的季节【答案】C13【解析】A项时间为6月份;B项时间为春季;D项时间为1月份。右图为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示意图,m表示大陆海岸线,读图回答7~8题。7.有关图示区域的判断,不可能的是A.甲位于大洋西岸B.甲位于大洋东岸C.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D.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答案】B【解析】由“太阳直射哪个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就向哪里弯曲”可以得出甲位于陆地上,所以甲地不可能位于大洋东岸。8.若甲、乙两地的1月和7月温差分别为16℃和6℃,b、d两线数值分别为24℃、25℃,则a、c两线数值依次为A.8℃18℃B.9℃19℃C.18℃8℃D.19℃9℃【答案】A【解析】a线的值

5、计算方法:24—16=8;c线的值计算方法:24—6=18。MN线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回答9~11题:9.若MN线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新年伊始,M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好达90°,则A.M点比N点的线速度大B.M、N位于同一纬线上C.M与N的纬度值相等D.M、N可能在同一经线上【答案】C【解析】由“新年伊始,M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好达90°”可知M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又因为MN线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且是一半圆弧,所以N点只能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且距赤道的距离与M点相同,因此只有C项正确。10.若MN线位于晨昏线上,M点的地方时为8点,则A.M点昼长大于N点昼长B.N点日出的地方时是

6、4点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D.M点的区时比N点的区时早12时【答案】B13【解析】由题意知,此日不可能为二分日,MN两点的经度差不可能为180度,但是可以推出M与N的纬度值相等,因此A项不正确;C项具有不确定性。11.若MN线位于70°N纬线上,6月22日晨昏线与M点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点的太阳高度为B.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C.M点处于极昼D.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答案】D【解析】6月22日为夏至日,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右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12~13题。12.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

7、.大气环流C.地形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答案】C【解析】甲乙两处分别位于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13.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④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甲地位于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所以降雨,而乙地相反;风向可以根据等压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4~16题。14.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