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开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

【物理】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开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

ID:16554551

大小:45.4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2

【物理】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开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_第1页
【物理】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开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_第2页
【物理】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开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_第3页
【物理】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开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_第4页
【物理】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开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开城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开城中学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文科)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5分)(2011秋•武江区校级期末)关于摩擦起电、传导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 B.这三种方式都产生了电荷 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在转移 D.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考点:电荷守恒定律.版权所有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解

2、答: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但并没有创造电荷.电荷只是发生转移.感应起电过程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是接触带电.A、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故A正确.B、这三种方式都没有产生电荷,故B错误.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的转移,故C正确.D、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故D正

3、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B.10点评: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都电子发生了转移,只是感应起电是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摩擦起电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2.(5分)(2013秋•荔湾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点电荷是一个带有电荷的几何点,它是实际带电体的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B.带电体如果本身大小和形状对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可忽略,那么,可视为点电荷 C.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D.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

4、比考点:库仑定律;元电荷、点电荷.版权所有分析:物理学上把本身的线度比相互之间的距离小得多的带电体简化为一个点,叫做点电荷.同一个电荷能否看作点电荷,不仅和带电体本身有关,还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精度的要求,即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答:解:A、点电荷是一个带有电荷的几何点,它是实际带电体的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故A正确B、带电体如果本身大小和形状对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可忽略,那么,可视为点电荷,故B正确C、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C错误D、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的电荷

5、量的乘积成正比,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点评: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带电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电荷分布可以忽略不计,即可将它看作是一个几何点,则这样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一个实际的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不仅和带电体本身有关,还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精度的要求,即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03.(5分)(2014•廉江市校级学业考试)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力为F,若每个电荷的带电量都增大一倍,并把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少一半,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  ) A.16FB.8FC.4FD.2F考点:库仑定律.版权所有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

6、本题比较简单,直接根据库仑力公式得出两次作用力的表达式,则可求得距离减小后的相互作用力,从而解出正确结果.解答:解:由库伦定律可得:变化前:变化后:,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库仑定律的直接应用,对于库伦定律公式要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以及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4.(5分)(2011秋•武陵区校级期末)下列器件正常工作时,用到“尖端放电”原理的是(  ) A.避雷针B.白炽灯C.电感器D.发电机考点:静电现象的解释.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静电的防止与应用,以及常见的电器的原理,从各种实例的原理出发就可以判断出答案

7、.解答:解:A.带电荷的云层靠近避雷针时,在避雷针尖端感应出与云层相反的静电,达到一定程度就向空中放电,中和云层中的电荷,利用了尖端放电原理,故A正确;B.白炽灯的原理是电流两个电阻时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C.电感器的原理是电流的自感,故C错误;10D.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关于静电的防止与应用,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静电的防止与应用中具体实例的原理.5.(5分)(2010秋•霞山区校级期末)1888年,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使人们认识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这位物理学家是(  ) A

8、.赫兹B.奥斯特C.麦克斯韦D.法拉第考点:物理学史.版权所有分析: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解答:解:1864年,英国青年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研究了当时所发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