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浙江省余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浙江省余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ID:16551156

大小:35.4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22

【语文】浙江省余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_第1页
【语文】浙江省余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_第2页
【语文】浙江省余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_第3页
【语文】浙江省余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_第4页
【语文】浙江省余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浙江省余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江省余姚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按捺(nà)狭隘(ɑì)胡同(tóng)四肢百骸(hái)B.依偎(wēi)绿林(lù)打夯(hāng)锲而不舍(qiè)C.恣意(zī)饿殍(piǎo)嗥叫(áo)深陷泥淖(nào)D.慰藉(jiè)月晕(yùn)贫瘠(jǐ)不可估量(li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水蒸汽蜇居打夯震撼仓皇奔逃B.元宵节攀援脉搏嘻戏百舸争流C.涮羊肉沧海般配缱绻不容置疑D.恒惴栗经典消谴跋涉销声匿迹3.下

2、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公务人员在民众中的形象。B.成都馆内人流不绝如缕,每个走在玻璃地板上的人,都被下面的成都综合交通规划图吸引,纷纷驻足观看。C.这次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还是屡试不爽,不得不推迟开通时间。D.也有人想起,曾几何时,连肖邦的音乐也成了违禁品!只能偷偷摸摸地在一些小房间、小客厅里秘密演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十八大报告的特定语境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方面的平衡发展是“美丽中国”应有之义,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B.不仅

3、信息技术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C.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D.人类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关注。1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适逢深秋时节,__________江碧舸流,色彩绚丽,美景尽览。(2)我必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__________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相互致意。①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②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③叶,相触在云里;根,紧握在地下。④根,

4、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B.哀吾生之须臾。C.下饮黄泉,用心一也。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书,其中《乐》已失传;传,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B.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的“永州八记”的首篇。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

5、《四世同堂》《茶馆》,话剧《龙须沟》等,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D.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重点写江浙一带冬天的明朗、晴和、充满生机,体现了他的散文美学特征。8.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并按要求完成①—②题。(4分)据美国《读者文摘》载:人的一生以60岁为标准,21900天。其中睡眠占用20年,吃饭占用6年,娱乐玩耍占用8年,穿衣梳洗打扮占用5年,行路、旅游、堵车占用5年,生病3年,打电话1年,上卫生间1年,闲谈70天,擦鼻涕10天,剪指甲10天……最后的时间为剩余10年!▲。①为这则材料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②根据文意,在画线处补写一句点睛的话。(2分)118

6、.余姚中学为践行勤俭节约、避免粮食浪费,从2014年5月起,规定每个学生必须买菜适中,打饭适量,将所买饭菜吃完,但此后发现学生仍有将不少饭菜倒掉的现象,为制止这种行为,请你按照“直言警示”与“委婉劝说”的要求,各设计一条25字以内的宣传语。(4分)直言警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完成10—13

7、题。(16分)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刘贤冰①很久没有回家乡了。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想必是,在田野里耍大的孩子,即使在城里呆得再久,部分散漫的野性也难以去除吧。这些年,想念村庄,已然成了一项必修的功课,或者是一种间歇性痛灶,而且,其频率随年岁的增长而增长。②这种想念,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想念一个人,是可以有所凭借的,所谓睹物思人,至少给思念留了个出口;而且,还有现代通讯工具帮忙。可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想念村庄,就如笼中之鸟想念山林般,找不到一草一木一石的依据,所有的想像,都会被金属丝无情地阻隔,只剩下烦躁的心绪。我可以给家乡的亲人通电话,可是

8、,村庄是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