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恒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恒河流域文明

ID:16551017

大小:15.09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8-22

印度河恒河流域文明_第1页
印度河恒河流域文明_第2页
印度河恒河流域文明_第3页
印度河恒河流域文明_第4页
印度河恒河流域文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度河恒河流域文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印度河恒河流域文明一、古老的哈拉巴文明典型代表是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和摩亨左·达罗。哈拉巴文明存在于公元前3000年至前1800年。其创造者是印度本土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高超的城市建设:在街道地下,铺设了完整的排水管道。街区里有大的公共建筑、市场,摩亨左·达罗的大浴场: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浴场未破解的哈拉巴文:大多刻在石头、陶土制作的印章上。古印度书板:古印度人用来学习和教育的书板。其他文物哈拉巴文明的衰落:雅利安毁灭说;河流改道说;地力枯竭说;洪水说;污染瘟疫说;哈拉伯文明的衰落,印度河流域出现了文明的断层,印度历史进入黑暗时代。公元前1500年左右,随着雅利安人的进入

2、,雅利安人成了创造文明的另一主角,古印度文明的中心转移到了恒河流域。二、印度种姓制度内容特点思考:等级制滋生与维持的环境三、婆罗门教古印度文明具有显著的宗教色彩,印度美术基本上也是为宗教服务的。古印度人的宗教崇拜的重要内容有植物崇拜(菩提树)和生殖女神崇拜。1、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是在雅利安人的传统宗教基础上产生的。雅利安人吠陀宗教,后来融合了土著达罗毗荼人的生殖力崇拜,吠陀宗教演变为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崇拜梵天,认为梵天是最高的神,创造世界,主宰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主张婆罗门至上,认为人死后灵魂可以投胎转世,转世的情况根据因

3、果。婆罗门教的经典是四部《吠陀》经以及解释它的《梵书》、《奥义书》。公元前6-5世纪,佛教与耆那教兴起,婆罗门教衰落。2、婆罗门教影响下的印度教也称“新婆罗门教”,公元8-9世纪流行于印度,是现代印度最大的宗教。是婆罗门教经过改革,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义而改称。印度教是雅利安文化和达罗毗荼文化融合的产物,将原始生殖崇拜演化为对肉体力量的宣扬。生殖力崇拜母题后来演变为爱欲艳情气氛。对印度教美术的影响:纯净的宗教境界与充满爱欲艳情的欢乐气氛融为一体。印度教神庙通体缀满雕刻,娱乐感官的男女雕像成为神庙的主要装饰。建筑本身就像一件雕刻作品。“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思考:

4、①印度教与婆罗门教的关系。②印度教美术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