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37092
大小:513.0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甘肃省平凉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平凉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董志辉审题人;祁军虎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大宗伯第”位于福建莆田荔城区梅园路中段南侧,是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陈经邦的居第,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按明制一品官级建造,坐西面东,共五进,每进九开间(三厅六房),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加上两旁护厝,共有120间,俗称“百廿间大厝”。作为证据,以下史料不可以用来研究A.宗法制B.分封制 C.古代建D.科举制2.李斯提出了“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的建议,其提出的治国策略的实质是A.推行郡县制以实现国
2、家统一B.重赏功臣以缓解内部矛盾C.平衡诸子之间的权力之争D.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3.《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①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 ②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③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④结合科举制度多种途径选拔人才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4.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3、”。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A.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D.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5.据《旧唐书•韦温传》载,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命盐铁判官姚勗出任权知9职方员外郎,制出,尚书右丞韦温执奏任用不当,文宗令中使宣谕韦温奉诏,韦温坚决不奉诏书,文宗只得改任姚勗为检校礼部郎中。这反映出唐代A.政令执行机关对决策的监督B.决策中枢系统的相互牵制C.政令执行机关向决策机关转化D.君权在决策机制中的日益弱化6.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
4、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B.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7.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作者认为A.行省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行省制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C.行省制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D.行省制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摈
5、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8.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写道: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他主要是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的A.自由性B.广泛性C.公正性D.民主性9.《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礼乐制D.分封制10.《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
6、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正有序B.中央集权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11.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9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D.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12.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
7、.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察举制的弊端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地方无选官权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14.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