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论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物化论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ID:16533419

大小:5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2

物化论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的物化理论_第1页
物化论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的物化理论_第2页
物化论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的物化理论_第3页
物化论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的物化理论_第4页
物化论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的物化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化论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物化论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摘要: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的物化理论。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主要讨论物化和物化意识。马克思异化概念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在:二者研究的出发点不同;概念理解上有差异;对消灭物化途径的看法不同。关键词:物化;异化;《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图分类号:b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4-0045-02一、《历史与阶级意识》时期的卢卡奇出生于1885年的卢卡奇,在出版《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时,

2、刚刚38岁。少年时代的卢卡奇,聪慧,同时又具有独立的性格。"在家里时,绝对的异化……我的道路:从童年时的拒绝礼规到对社会的逐渐具体的批判,是发展缓慢的,很少有意识的,而且是充满长时间的间隙的"。读书是卢卡奇自幼的爱好。1909年,24岁的卢卡奇为申请第二个博士学位所写的处女作《现代戏剧发展史》,是他这一时期思想上的总结。卢卡奇真正在欧洲现代文学理论研究领域站住脚,则是他1911年发表的《心灵与形式》,这部书不仅仅是对西方文学史的探讨,而且是一部从美学和哲学角度对西方文学的反思。加之刚刚经历了爱情的甜蜜与痛楚,此部作品影

3、响力远远超过了《现代戏剧发展史》。而随后的《小说理论》则是卢卡奇真正把文学与世界的广阔天地联系起来,从康德的心理主义登上黑格尔历史主义辽阔大陆的标志性作品。卢卡奇自己评价这部写于1914年冬春之交的作品,是"一篇从历史哲学的角度论述伟大史诗文学形式的文章"。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此时的匈牙利、德国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但均以失败告终。卢卡奇在目睹了祖国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现实后,潜心研习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与1923年集结成集,《历史与阶级意识》以德语正式出版。在本书中,卢卡

4、奇主张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能够把握社会的整体性,强调其实践意义,以及他从马克思关于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中抽象出物化论,成为后来流行的异化论的先导。二、卢卡奇提出物化概念(一)概念的提出卢卡奇曾说:"当时,引起我兴趣的是作为'社会学家'的马克思。我通过在很大程度上由西美尔和马克斯·韦伯决定的方法论眼镜去观察他。"一般认为,他是直接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出发得到这个概念的,同时汲取了马克斯·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以及西美尔《货币哲学》中主体被客体化理论的养分。进而,卢卡奇于1923年在其重要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

5、》中,提出了物化这一范畴,用意在于对工业社会垄断资本主义的物化现象进行深刻批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此之前,他并没有读过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32年发表)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939年发表),但其物化理论和马克思早期的异化理论很多地方却惊人的相似,在批判性本质上则是完全一致的。(二)物化概念的历史背景《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出版于1923年,作为一名匈牙利人,此时的卢卡奇目睹了匈牙利、德国等部分欧洲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为了探寻革命失败的原因,卢卡奇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剖析

6、,认为"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它的规律虽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作为无法制服的、由自身发生作用的力量同人们相对立。因此,虽然个人能为自己的利益而利用对这种规律的认识,但他也不能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现实过程本身……人的活动同人本身相对立地被客体化,变成一种商品,这种商品服从社会的自然规律的异于人的客观性,它正如变为商品的任何消费品一样,必然不依赖于人而进行自己的运动。"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制度中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造成了物化意识、物化观点。他要通

7、过对商品本质及物化现象的分析来唤醒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三)物化的概念"物化"的本义就是在头脑中某种抽象的东西呈现为一物。卢卡奇在阐述物化概念时,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他引征马克思的话,"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

8、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即得出:物化指商品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即所谓"人的一切关系的物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关系表现为物的关系。其次,也就是第二方面,卢卡奇依据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出发,进一步展开了对劳动异化的分析,他说:"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着人的东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