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区域聚煤期—地质时代、地理分布

中国各区域聚煤期—地质时代、地理分布

ID:16516344

大小:1.15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13

中国各区域聚煤期—地质时代、地理分布_第1页
中国各区域聚煤期—地质时代、地理分布_第2页
中国各区域聚煤期—地质时代、地理分布_第3页
中国各区域聚煤期—地质时代、地理分布_第4页
中国各区域聚煤期—地质时代、地理分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各区域聚煤期—地质时代、地理分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1我国主要的聚煤期①华南早石炭世;②华北石炭-二叠纪(晚石炭-中二叠世);③华南二叠纪(晚二叠世);④华南晚三叠世;⑤西北早-中侏罗世;⑥东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⑦东北、西南和沿海第三纪。早古生代主要是南方石煤的聚集。2.2我国含煤地层的地理分布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在北方是连续的(在我国居特殊地位);晚二叠世—主要在华南、川滇等地早、晚第三纪聚煤作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但资源量较小;侏罗纪聚煤作用规模最大—居我国首位(我国西部地区);2.2.1晚古生代含煤地层(1)早石炭世—华南、江南:万寿山组(滇东)、旧段组(滇南)、测水组(湘中、粤北)。

2、寺石组(桂北)⑵晚石炭世—华北、西北区、甘肃太原组、本溪组,红土洼组和羊虎沟组(甘肃)等。⑶二叠纪:山西组(北方),上、下石盒子组(南华北);P1:梁山组(川、滇)、童子岩组(闽、浙、赣、湘南、苏南、皖南等地P2:宜威组、龙潭组、圭山组(浙东、黔西、川南);龙潭组、斗岭组、乐平组(湘、赣、粤北);长兴组(川、滇)。2.2.1晚古生代含煤地层—石炭系南方早石炭世含煤地层分布较广,既有海陆交互相沉积,也有陆相为主的沉积。万寿山组(滇东):以含植物化石为主,上部偶见动物化石。测水组(湘中、粤北):为南方石炭纪的主要含煤地层,研究程度较高,含植物化石丰富。

3、晚石炭世—华北、西北区、甘肃太原组、本溪组,红土洼组和羊虎沟组(甘肃)等。北方以华北区含煤地层分布最广,含煤性最好,是我国晚古生代最重要的聚煤区。羊虎沟组:为祁连及河西走廊地区广泛分布的晚石炭世中期的地层。为海陆交互相沉积。与上覆的太原组为整合接触。可划分为三个段,含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太原组、本溪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分布范围广泛。在中国北方均有分布。在华北最具代表性。含煤性总体是北好南差。2.2.1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南方二叠系龙潭组:为南方重要的含煤地层,其剖面结构、岩性、岩相和含煤性自西北向南东具有明显的差异。东南区厚度大,200米以上,

4、煤层总厚度2.99-7.32米。乐平组:海陆交互相沉积,划分为3个段。乐平煤,残植煤(树皮煤)。2.2.1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北方二叠系山西组(北方):为重要的含煤地层,遍布于华北广大地区,总体上仍为海陆交互沉积,但是陆地范围大于太原组。标准剖面在太原西山。最为典型的是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发育。上、下石盒子组(南华北):在华北大致与山西组相近。在北纬35°以北地区为黄绿色夹紫红及紫杂色陆相碎屑岩系,局部含煤线,不具有工业价值。其以南为为陆相含煤地层。2.2.2中生代含煤地层南北方均有分布。晚三叠世含煤地层主要分布于南方扬子地区,东南区、藏北等地北方分布少

5、。侏罗纪:含煤地层以西北、华北陆相含煤地层占绝对优势。2.2.3第三纪含煤地层主要在东北、华北东部、云南—东南沿海、台湾等地。2.3.1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区划(石炭-二叠纪煤系)一、北方(C-P合并)Ⅰ天山—兴安区:地槽型、浅海型、海陆交互型,有火山活动,成煤差;Ⅱ塔里木区:地台型浅海碳酸盐岩及近海盆地陆相碎屑岩,含煤差;Ⅲ祁连山—贺兰山区:C1—碳酸盐岩与Ⅱ相似;C2—P1:海陆交互相、陆相,与华北类似Ⅳ华北区:较稳定的地台区。缺失O2-C1。C2-P2:海陆交互相、近海盆地,含煤性好。Ⅴ昆仑—柴达木区:研究程度低。地槽及过渡相沉积,夹火山沉积,含

6、煤不好。Ⅵ北秦岭区:褶皱带和地槽区内,含煤地层分布在山间断陷盆地中。二、南方(C)Ⅶ 青藏及昆仑唐古拉山以南,地台及过渡型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含煤不佳。Ⅷ华南区:位于秦岭以南,石炭系发育完整。分4个分区(Ⅷ1、Ⅷ2、Ⅷ3、Ⅷ4);Ⅸ藏南区:不利于聚煤。三、南方(P)Ⅶ青藏—滇西区:沉积类型复杂,含煤性较差;Ⅷ华南区:P为稳定—较稳定的地台发展阶段,海陆交互含煤沉积,为我国南方的重要聚煤区。分三个分区(Ⅷ1、Ⅷ2、Ⅷ3)Ⅸ藏南区:缺失P2,仅见炭质泥岩。2.3.3中生代含煤地层区划(T和K合在一起)Ⅰ西北区:大型内陆盆地和山间含煤煤盆地,含煤煤性较好

7、,又可划分为4个分区(Ⅰ1、Ⅰ2、Ⅰ3、Ⅰ4)。Ⅱ东北区:属环太平洋构造域,J聚煤。又分为两个分区(Ⅱ1、Ⅱ2)Ⅲ西南区:地槽型海相碎屑岩和台地相碳酸岩沉积,含煤性差,两个分区(Ⅲ1、Ⅲ2)Ⅳ华南区:稳定—较稳定的地台区,发育近海内陆盆地和山间盆地含煤沉积,两个分区(Ⅳ1、Ⅳ2)(白垩纪聚煤区略)2.3.4第三纪含煤地层区划:多为陆相沉积,按地理分布划分为北、南两个区。Ⅰ北方区:早第三纪聚煤,又分为四个区:Ⅰ1晋、冀、豫分区:零星山间盆地,含煤层;Ⅰ2松辽—华北平原分区:下第三系,巨型坳陷盆边缘地带,含煤差。Ⅰ3晋东—鲁东分区:小型盆地群,褐煤和油

8、页岩;Ⅰ4东海分区:为陆相近海盆煤沉积,下第三系。Ⅱ南方区:上、下第三系均含煤,上第三系最好,可分为6个分区;Ⅱ1藏南分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