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00597
大小:3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10
《城市小学语文教师最新招聘笔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试题(附:考试内容: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德育和师德教育等教师基本素质通识及其应用。)关键词:教师面试题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试题(附:考试内容: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德育和师德教育等教师基本素质通识及其应用。)一、选择题(25) 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确立教育目的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D、选择教学方法 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A、自主、合作、探究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D、兴趣、发现、研讨 3、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
2、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 A、双重抑制B、单一抑制 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为白话文是“君子以他所说的超过他所做的为可耻”,这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句话出自()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 5、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B、逻辑性C、知识性D、创造性 6、三角函数的值是() A、一个分数B、一个无理数C、一个比值D、一个正数 7、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A、联想B、幻想C、理想D、想象 8、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
3、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D、实践锻炼教育法1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 1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因地制宜举一反三声名狼籍怨天尤人 B、荼毒生灵为富不仁安然无恙变本加利 C、走投无路漫不经心川流不
4、息千头万序 D、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再接再厉相提并论 12、与“课外阅读是否影响课内学习?它对课内学习能否起促进作用?。”衔接最合理的是() A、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B、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C、这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D、这是谁都无法明确的问题 13、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B、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D、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14、对话式教学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认知性或其他思维含量或智力价值不高的问题,而是能启发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这
5、类问题的设计体现出() A、平等民主性B、多元互动性 C、自主探究性D、开放创新性 15、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科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A、单向性B、双向性C、多向性D、成员性 16、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 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
6、词 17、某教师讲授“价格由6元变为2元”的数量问题,学生表述正确的是() A、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 B、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 C、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三分之二 D、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缩小了两倍18、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 A、三心二意B、三令五申C、三言两语D、三番五次 19、下面是上海实验小学的一则评语: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
7、,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带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每次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们真不忍心。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这则评语主要体现了() A、结果评价B、过程评价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 20、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