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487672
大小:147.2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10
《仪器分析期中考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我国刑事法庭设置看刑事审判构造的完善卞建林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菁菁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刑事法庭/法庭设置/刑事审判/审判构造内容提要:刑事法庭的设置因其直观形象地反映了控、辩、审三方诉讼主体在审判中所处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而成为刑事审判构造的重要表征。由于我国古代以“审讯”为核心的审判模式的影响、被告人沉默权的缺失以及刑事审判方式改革不够彻底等原因,导致我国现行刑事法庭设置呈现出“伞型”特征。重塑我国刑事审判构造,应当去除目前庭审方式的“审讯”色彩,加强庭审的“听证”性,建立审判中立、控辩平等、当事人主导的“正等腰三角形”
2、的审判构造。 刑事诉讼构造一般是指,受刑事诉讼价值观影响,由刑事诉讼目的决定,控、辩、审三方主体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所处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这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制度、法律文化传统、诉讼价值观念在司法运作中的突出反映,是构筑刑事诉讼具体制度、程序、措施的基石。审判程序是“三方组合”的诉讼形态最为完整的诉讼阶段,因此审判构造也是刑事诉讼构造最为集中的体现。构建科学合理的审判构造,是刑事诉讼庭审方式乃至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刑事法庭的设置,客观、形象地反映了控、辩、审三方主体在刑事审判中所处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成为刑事
3、审判构造的重要表征。 当前,尽管诉讼法学界对审判构造问题已经开展了较为深人的研究,但鲜见有人将法庭设置与审判构造相联系,从法庭设置对审判构造的映射作用,探讨我国审判构造的构建与完善。为此,笔者试图从我国刑事法庭现行设置人手,力求准确、形象地勾勒出其所反映的我国刑事审判构造的独特模式,分析这一独特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在司法实践中引发的弊端,并根据刑事审判的应然构造和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基本要求,对重塑我国刑事审判的“等腰三角形结构”提出改革和完善建议。 一、我国刑事法庭设置及其所反映的刑事审判构造 (一)我国
4、刑事法庭设置及其特征 当今世界其他国家的刑事法庭设置,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传统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刑事法庭设置,特点为控辩双方平等武装、平等对抗,法官消极、中立听证(如图1所示)。二是传统大陆法系职权主义刑事法庭设置,特点为法庭审判奉行职权主义,法官在庭审中占据主导地位,不是消极的仲裁者;检察官代表国家提起公诉并非一般当事人,控辩地位不完全对等(如图2、图3所示)。三是作为现代人权理念重要策源地的北欧国家的刑事法庭设置,其形式接近家庭法庭、未成年人法庭的“圆桌审判”模式,特点是审判凸显诉讼民主和人权保障,更具人文关怀
5、色彩(如图4所示)。[1]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我国刑事审判庭控诉、辩护、审判三方的基本设置如图5所示: 同时,由于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被害人由公诉案件的一般诉讼参与人上升为当事人,有权自己并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法庭审判,与公诉机关共同履行控诉职能,从而导致审判中控辩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法庭设置变形为如图6所示: 参照图5、图6所示,我国刑事法庭中的审判席(法官席),位于法庭正中的台基之上。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人员在法庭审判中负责主持庭审,
6、并可主动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对法庭出示的证据,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等。 公诉人席,位于审判席的左下方。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案件由检察机关派员出庭支持公诉:依法宣读起诉书,对被告人提出刑事指控;在法庭调查阶段,针对所指控的犯罪事实讯问被告人,询问有关证人、鉴定人,向法庭出示相关书证、物证等指控证据;在法庭辩论阶段,发表公诉意见,同辩护人展开法庭辩论,行使控诉职能。同时,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69条的规定,对法庭审判活动实施监督。 被害
7、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席,与公诉人席并列设置。在庭审过程中,被害人享有当事人的一切诉讼权利: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陈述;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并就当庭出示的证据发表意见;经审判长许可,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参加法庭辩论。 辩护人席,位于审判席的右下方,与公诉人席和被害人席相对。在法庭审判中,经审判长许可,辩护人可以对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向法庭出示有关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提出辩护意见,与公诉人和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展开法庭辩论
8、。 被告人席,位于审判席对面。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法庭审判中,被告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接受审判人员、公诉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讯问;参与法庭辩论;进行最后陈述。 通过国内外刑事法庭设置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刑事法庭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