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469966
大小:30.6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10
《【政治】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最佳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过去在陕北地区,由于交通不方便,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脚夫们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逐
2、渐形成了一种风格鲜明的山歌品种——“信天游”。这表明A.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C.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D.民间艺术具有持久的魅力2.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播和展示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这是因为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③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优秀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2013年8月2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成功首播后,在全社会迅速掀起了手写汉字的热潮。汉字①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是中华
3、文明的重要标志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珠算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又是实用工具。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所以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它是A.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B.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C.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5.“身如竹叶心如水,不带江南一线归”。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强调为官始终清廉,刚正不阿。今天我们继续强调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但又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
4、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思想对当代人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山东省淄博市在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市民能够做到文明观看演出,文化素养不断提升,文明水平逐渐与国际接轨。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经济、政治生活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C.人生的经历D.科学文化素质7.圆明园的兽首来源于我国的十二生肖传说,反映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抒发了中国人民的情感,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这直接说明A.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共性和普遍规律B.不同的
5、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是完全一致的6C.不同的民族文化有共同的发展模式D.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各自的特色8.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风尚,如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吕不韦说,“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等。传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正确态度是①要在继承中发展 ②要对其注入时代精神 ③把它作为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把它作为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9.回首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明清文学,还有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足以傲视天下。但这也会使我们产生文化惰性,变成文化“啃老”,只靠重拍
6、、戏说、改写前人的经典过日子。这告诉我们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C.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10.“中国式”一词几乎成为了中国人的集中写照和直白调侃,“中国式剩宴”、“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到此一游”……让人情何以堪!对待这类“中国式”行为,我们应该()①在传播、继承、创新中华文化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面向世界,西化中华传统文化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荣辱④不抛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1.“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朝鲜等
7、地,并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直接体现了()①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2.“屌丝”是相对于“高富帅、白富美”而言的。“屌丝”式的自嘲,源于财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现实,以及流行的择偶审美标准,“屌丝”经过网络的不断复制与再造,现已成为青年群体中的流行语和文化现象。“屌丝文化”的流行()①从一个角度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②表明网络逐渐取代其他文化传播方式③启示我们应正视网络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④反映了大众文化
8、功利性的特征A.②③B.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