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塞诗看唐代民族政策

从边塞诗看唐代民族政策

ID:16421459

大小:3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9

从边塞诗看唐代民族政策_第1页
从边塞诗看唐代民族政策_第2页
从边塞诗看唐代民族政策_第3页
从边塞诗看唐代民族政策_第4页
从边塞诗看唐代民族政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边塞诗看唐代民族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边塞诗看唐代民族政策  内容摘要:丝绸之路的开通标志着中华帝国与中西亚各国之间交流的深化。从唐朝的边塞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唐帝国与丝绸之路沿线的各国之间的关系,及唐朝的民族政策的多样化。通过回顾历史上唐王朝的民族政策,得出如今“新丝绸之路”背景下民族政策的新亮点。  关键词:丝绸之路唐朝边塞诗民族政策  公元前二世纪,张骞的西域之行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至此,中华帝国与中西亚各国之间的交流开始深化。丝绸之路的畅通与否也成为一个帝国国力是否强盛的标志。而唐朝,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政治稳定和经济富庶使得大唐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势

2、和富饶的国家。当时,沿丝绸之路与唐家王朝关系紧密的国家约有上百个。丝绸之路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多维度的交流。唐代也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盛唐气象”的象征和塑造的边塞诗歌,成为史官记事之外的又一文化证据。唐代的边塞诗与以往朝代的边塞诗相比,在传统的反映边地征伐的诗歌之外,增加了与民族融合、民族交流相关的诗歌内容。根据唐代诗人们留下的近二千首边塞诗,我们能一窥大唐王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多方面的互动,以及有唐一代的民族政策。  一.唐朝民族政策概述  唐代存在的三个多世纪中,虽各民族间

3、时有战事和矛盾,民族关系有盛衰和强弱之变,但总体上来看,唐朝统治者始终奉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以“怀柔”的态度,达到了远国来降,四方朝贡的目的,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贡献了时代力量。  当然,唐代的民族怀柔政策,和唐王朝皇族的身份构成有很大的关系。自古以来,中国就聚居着多个民族。不同民族之间,常常因为争夺资源、文化矛盾、民族歧视等问题争斗不休。中原统治者的所谓“华夷之辨”使得矛盾冲突更为尖锐,民族之间的流血惨剧不断。而另一方面,汉朝凿通西域之后,各民族之间的互市、和亲、册封等政策,又使各民族之间的血缘互通,彼此融合交流。唐皇族李氏便是这

4、种民族血缘交融下产生的。唐太宗祖母独孤氏,母亲窦氏,皇后长孙氏均为鲜卑人。因此,作为汉化了的鲜卑家族,唐高祖与唐太宗并没有特别的民族偏见,对于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也能以开放的心态对待。  当年,唐朝建国之初,中原地区战火未平,若四围的少数民族不得安定,中原霸业也难坚守。于是,武德二年(619)年,唐高祖下诏:“画野分疆,山川限其内外。遐荒绝域,刑政殊于函夏。是以昔王御宇,怀柔远人,义在羁糜,无取臣属。肤抵应宝图,抚临四极,悦近来远,追革前弊,要荒藩服,宜与和亲……静乱息民……布告天下,明知肤意。”[1]明言“怀柔”与“和亲”,以此,拉开了三

5、个世纪的民族互交的序幕,唐代也因此做到了“前王不辟之土;悉请衣冠;前史不载之乡,并为州县。”[2]  唐朝统治者根据不同地理环境和民族发展及历史阶段,选择了不同的怀柔政策。  1.设立地方管辖机构  唐朝统治者根据归附和征服的地区状况,选择不同的统治方式。如一些已经和中原文化交流较深入,汉人居住较多的地区,如高昌国、浮图城等,因其前朝时或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或已有州县设立,唐太宗即根据实际情况,再此设立州县管辖,如内地各州。但如契丹、突厥、吐谷浑、回纥等族所居地域地理情况较为复杂,汉人较少的地区,唐统治者则选择设立都督府和羁糜州,由该

6、地区的地方酋长担任长官,可按本民族习俗管理,类似于民族自治。如贞观二十六年(646)年太宗:“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拜其俟利发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时吐迷度已自称可汗,置官号皆如突厥故事;以多览为燕然都督府,仆固为金徽府。”[3]其中提到的“置官号皆如突厥故事”,即是以保留原本的民族政府架构,以其民治其民。  除此之外,唐王朝还在各关键地区设立了都护府,如安西、单于、北庭、安北、安东、安南等都护府。唐中叶后又加之节度使。以此维持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为丝绸之路的繁荣保驾护航。  2.册封民族可汗,赐姓授官  为了巩固民族向心力,

7、唐朝统治者对各民族内部的统治者或有威信的族长,按照周朝以来的分封形式,举行隆重仪式加以册封。对于被册封的族长,其在各民族部落间的威信得以提升。而对于唐王朝来说,以册封的方式,也获得了各少数民族的臣服。  唐所册封的可汗需要服从唐王朝的命令,并表示顺服,必要时需要加入战列,为唐开疆拓土。如:天宝四年(745)年曹国国王上表,表示“尝受征发,望乞兹恩,将奴国土,同为唐国小州,所须驱遣,奴一心忠赤,为国征讨。”[4]主动要求册封,并表达了对唐帝国的忠诚。再如唐中期黯戛斯主动要求唐武宗册立其可汗。通过册封,唐王朝也需维护册封可汗的地位。如唐王朝

8、对吐谷浑诺曷钵的支持,不仅在其危难之时出兵为援,又以弘化公主和亲,巩固了其在族中的地位。由此可见,册封是互利双赢之策。  此外,对于已去世可汗的子弟,授予勋爵并赐予李姓,以及授予武官官职,也是唐笼络各民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