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397825
大小:1.57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9
《化肥工业发展战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国第19届新型肥料技术及新工艺推介研讨会论文资料汇编化肥工业发展新方向和新战略孙先良(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200062)摘要本文从构建知识库、数据库等知识工程体系出发,面对大数据时代来临,采用数据挖掘和创新理论及方法等优化技术创新寻找规律为新思路;指出节能减排、综合利用、新型智能肥料开发为新方向;拓展化肥工业产业链、产品链、市场应用链为新的增长点;提出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为核心,强大企业,循环经济、战略联盟为新战略。为此,我国化肥工业将迎来新一轮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发展的新机遇,从而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
2、安全作出新贡献。最后,提出建议和意见。关键词技术创新新战略研究新型智能肥料大数据0前言根据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公布《(2012.2013年全球肥料供应展望》分析认为,由于全球粮食存储消费比偏低,国际农产品和粮食价格很高,致使很多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美欧等也制定新的农业政策,以期刺激农户种植积极性。由于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不约而同地对粮食安全问题加以关注,加上全球农产品价格高涨,为应对全球粮食紧缺局面,2013年全球化肥市场需求将有所增加。2013年全球化肥需求量有望增长2.4个百分点,达1.8
3、16亿t。1我国化肥工业将迎来一轮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发展的新机遇按照目前全球70亿人口计算,全球每年粮食产量需求达到40亿t,才能解决人口粮食需求。2012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2012/2013作物季全球谷物产量为22.84亿t。由此可见,目前全球粮食产量距离解决全球人口饥饿问题的水平还很远。耕地和水资源都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粮食产量,只能通过科学施肥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目前全球化肥施用量正在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随着全球粮食价格高涨,化肥需求已成为粮食增长的网Ⅱ性需求。从我国来看,2
4、012年我国获得第9个粮食丰收年,到2020年预测我国粮食需求将达6.6亿t,这意味着我国粮食年均增长率达2%,但目前仅为1%。而每年我国进口粮食达1000万t。为此,国家为了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已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收购价,继而导致农民将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其中包括对化肥需求的投入。2012/2013年,全球140个扩能项目投产,其中50%扩能项目投产在中国。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化肥产量为7432万t(折纯),同比增长10.9%。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国家提出农业产业化的战略目标,化肥工业
5、作为重要的农业上游产品,农业产业化将会推动化肥企业提升竞争力和需求量。未来最先农业产业化的应当是油料作物、蔬菜、水果、园艺、药材、超级水稻、超级小麦、超级玉米、水果玉米、食用菌、动物饲料等各种经济作物及动物养殖业以及农业产业化大集团公司,因为这些产业化和大集团经济效益更加明显,采购能力更加集中化,更加专业化。当今,硝基复合肥在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得到普遍推广使用。国家发改委根据我国土壤结构及特性已将硝基复合肥列入重点鼓励发展产品,硝基复合肥亦要向硝基复合肥缓控释方向发展。我国有7亿亩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38.
6、9%,适合施用硝基复合肥,每年需要3000万t。目前产能仅为250万t。加上在建有85万t,还有2000多万t的缺口需求,缺口占硝基复合肥总需求的67%。这就是化肥工业结构调整中需要重点发展的硝基复合缓控释肥品种的前景和市场空间十分巨大。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陕西省仅苹果需要硝基复合肥达640万t,约占总硝基复合肥的21%。新疆、内蒙古地区干盐碱土地都需要硝基复合肥,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另外,缓控释肥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和肥效,降低化肥使用量,降低对水和空气的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特点。目前,国
7、内缓控释肥产能不足全国第19届新型肥料技术及新工艺推介研讨会论文资料汇编67200万t,不到国内化肥总量的O.3%。但缓控释肥市场空间将会不断扩大。近期,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首次将缓控释肥纳入优先发展农业项目;农业部首次将缓控释肥为主推技术,科技部将缓控释肥列入“十二·五我国缓控释肥产业”,将在“十二·五”期间迎来跨越式发展。为此,鉴于上述农业产业化和国家发展规划,我国化肥工业将会迎来一轮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发展的新机遇。2构建知识库数据库等知识工程体系,采用数据挖掘和创
8、新理论及方法优化技术创新,从中寻找规律是化肥工业发展新思路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美国波士顿提出,立志打造成“世界大数据之都”的宏伟目标。如何以最经济、晟无污染、最安全和最快速度的技术手段生产出各种各样产品和技术成果以解决当今化肥工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不仅需要创新的科技成果,更加需要一种构建知识工程体系和创新理论及方法,从中寻找规律,努力完善共享机制,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大数据概念的互联互通,从浩瀚的人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