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385914
大小:177.1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历史】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Ⅰ卷(选择题40分)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①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②由“民本”发展为“君本”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3.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
2、“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汉武帝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4.“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5.“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格物致知B.尊崇
3、道统C.心外无物D.经世致用6.台湾作家白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专制制度B.“罢黜百家“C.“三教合一”D.程朱理学7.清朝有一位姓秦的才子,于清朝乾隆年间考中状元,在游杭州西湖到岳王庙岳飞墓前时,因自己姓秦,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指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死抗金英雄岳飞)。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民主思想B.佛学C.理学D.三民主义8.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
4、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A.强调对民意的尊重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D.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9.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现有如下名句①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②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③春如旧,人空瘦,泪痕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④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⑤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
5、。7请按照上述所体现的文学体裁出现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④③①⑤②B.③①④⑤②C.④⑤①③②D.①②③④⑤10.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11.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A.商品
6、经济的发展B.社会思潮的变化C.社会上层的倡导D.传统文化的影响12.文物考古和鉴定往往需要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辨别。而其中有些赝品往往只需用肉眼就能轻易作出判断,请仔细观察和辨别下列铜币的拓片,其中哪一枚可能不是假币?13.明传奇剧之所以吸收南方各种民间音乐形成四大声腔的根本原因在于()A.南方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队伍较大B.北方是当时的政治中心,统治严厉C.经济是文学艺术的基础,当时北方发达D.民族融合是艺术的基础,南方民族多1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属于()A.现实主义作品B.浪漫主义作品C.反映社会黑暗的作品D.反映社会矛
7、盾的作品15.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16.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