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378247
大小:3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9
《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思路一、开发区建设现状(一)基本情况1、园区地址及范围青阳经济开发区前身为青阳县工业园区,位于青阳县城以东、318国道木镇镇至蓉城镇段两侧,全长约9公里,于2003年启动建设,2006年8月获省政府批准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15平方公里。以“一主两辅”的结构布局,即以东河工业园为主,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木镇、新河工业园为辅,规划面积各1平方公里。2、产业发展重点及现状截至2009年底,开发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亿余元,已完成15平方公里的框架建设,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
2、已形成非金属材料、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加工三大主导产业。近年来,开发区招商引资发展势头良好,投资项目不断壮大。目前,开发区共引进项目280个,协议总投资220余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8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在建项目50个,已建成投产项目201个。11国风塑业、英格瓷、昌利锻造、瑞艾特科技产业园、鼎盛矿业、九鼎环保纸、富莱茵汽配、TIX阀门等一批大型项目先后签约落户开发区。开发区现有入区企业268家,用地面积10000余亩,81家企业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浙江籍投资企业188家,占70%;上海籍投资企业32
3、家,占12%;江苏籍投资企业27家,占10%,主要以三大产业为主,其中,非金属材料生产、加工企业115家,占全区企业的43%;机械制造类企业94家,占全区企业的35%;有色金属加工企业29家,占全区企业的11%。3、企业基本情况截至2009年底,青阳经济开发区拥有入区企业263家,191家企业已建成投产,55家企业在建,签约17家,其中72家企业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协议引资180余亿元。当年开发区共引进项目43个,当年竣工投产项目30个。全年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5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31.82亿元;工业增加
4、值9.7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9亿元;企业销售收入32.4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29.96亿元;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9.81亿余元;完成财政收入1.47亿元;企业用工近9000人。4、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开发区已完成10平方公里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近5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正有序推进中,并制定了道路交通等相关专项规划。截止200911年底,开发区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已建成道路总长50余公里,拥有日处理污水能力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和日供水能力2万吨的自来水厂两座,拥有110KV、35KV变电站各一座
5、,日供天然气能力达5万立方米,程控电话装机容量5万门。开发区内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科研中心、五星级酒店、学校、医院以及居住区等基本配套设施正陆续建设。5、土地利用情况根据《安徽青阳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截至2008年底,开发区内已建成的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21.21公顷,占开发区总面积的22.12%;已建成农村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3.58公顷,占开发区总面积的3.36%;未建成的土地面积为737.34公顷,占开发区总面积的73.73%;不可建设用地的面积则为7.87公顷,占开发区总面积的0.79%。工业
6、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为1272.48万元/公顷,已经超过了国家标准近37%。依据《青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07-2020)》,结合目前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范围,确定尚可供应的工矿仓储用地规模为534.33公顷;尚可供应的住宅用地面积约为46.89公顷;尚可供应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为76.82公顷;尚可供应的商服用地为56.00公顷。6、主要做法及建设成效主要做法11(1)坚持以园区建设为主战场,强化工业龙头支撑。县委、县政府将开发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主战场,产业升级的推进器,全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抓住筹建省级经济开
7、发区机遇,2007年,以县委1号文件出台《关于加快青阳经济开发区发展的规定》,2008年,县委在1号文件又进一步提出加大开发区建设,明确开发区发展定位,强化开发区规划建设,举全县之力主攻开发区。按照东向发展工业的总体布局,确保每年园区投入1亿元以上,新增框架和建成区2平方公里以上,到“十一五”末,将开发区打造成面积达10平方公里,规上企业超200户,增加值过20亿元的县域工业发展龙头。不断提高主园区准入门槛,按照“工业集中、产业集群、突出重点”的要求,推进“一区多园”相互协作、产业梯次布局,努力打造百亿工业板块。同时,按照集
8、约、节约和环保的要求,建设标准厂房,强化政策扶持,促进中小项目落户和发展。当前,开发区科技产业配套中心已全面启动建设,着力提升园区综合配套和承载能力。(2)坚持以开发开放为主战略,强化主导产业培育。始终将增加有效投资作为跨越发展的核心动力,将培育主导产业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将参与合作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