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法律知识试题

综合法律知识试题

ID:16377170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综合法律知识试题_第1页
综合法律知识试题_第2页
综合法律知识试题_第3页
综合法律知识试题_第4页
综合法律知识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法律知识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综合法律知识试题:刑法(单选)企业法律顾问考试网更新:2012-2-16编辑:普罗旺斯综合法律知识试题:刑法(单选)企业法律顾问考试网更新:2012-2-16编辑:普罗旺斯   【真题试题】(2008年单项选择第20题)  1.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不适用缓刑。  A.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犯罪情节比较轻微的犯罪分子  D.累犯  【真题解析】  本题考核的考点是缓刑的适用条件。在我国,根据《刑法》的规定,适用缓刑应当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

2、徒刑的犯罪分子,但是,对于累犯,不得适用缓刑。第二,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悔罪表现比较好,不予关押不致危害社会的。因此,在我国,对累犯不得适用缓刑。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真题试题】(2008年单项选择第21题)  2.甲为了躲避持刀歹徒乙的追赶,踹开一住户大门入内躲避,将户主撞倒致其轻伤,甲的行为属于()。  A.意外事件  B.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C.正当防卫  D.紧急避险  【真题解析】  本题考核的考点是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在防卫(避险)的对象上有明确的区别。

3、正当防卫的防卫对象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而紧急避险的对象是危险来源和避险行为人之外的第三方,即紧急避险损害的必须是另一较小合法利益,而正当防卫侵害的是不法侵害者的利益。本题中,甲侵害的第三方利益,而非不法侵害者乙,并且其侵害的利益比其所保护的利益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真题试题】(2008年单项选择第22题)  3.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后,依照()的规定定罪处罚。  A.偷税罪  B.骗取出口退税罪  C.诈骗罪  D.合同诈骗罪  【真题解析】  本题考核的考点是偷税罪与骗取出

4、口退税罪的区别。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偷税罪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骗取出口退税罪定罪处罚。  本题中,纳税人是在缴纳税款后,采取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后,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应定偷税罪。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真题试题】(2008年单项选择第23题)  4.国有公司、企业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自已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的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A.工作人员  B.董事、经理  C.董事

5、、监事  D.高级管理人员  【真题解析】。  本题考核的考点是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我国《刑法》规定,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他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因此,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真题试题】(2007年单项选择第14题)  5.下列行为,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假冒他人专利行为的是()。  A.未经许可,在其制造的产品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B.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

6、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C.变造他人的专利申请文件  D.制造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假冒专利罪的客观行为。我国《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004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刑法》第216条规定的‘假冒专利,的行为:(一)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专利号的;(二)未经许

7、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三)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的;(四)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的。”本题中,选项A、B、C中的内容都属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只有选项D的内容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真题试题】(2007年单项选择第15题)  6.警察甲与警察乙开玩笑,随手拿起执勤枪向乙瞄准、开枪,同时戏称“我一枪打死你”,不料枪中有子弹,乙被当场打死。甲的行为属于()。  A.意外事件  B.

8、故意犯罪  C.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D.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真题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考点是故意与过失的区别。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