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359972
大小:54.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8-09
《山西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西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为全面提高我省质量总体水平,促进全省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根据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质量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一、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22—过去五年,全省坚持以质量促转型、向质量要效益、抓质量保民生,大力实施质量强省、名牌兴晋发展战略,质量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质量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质量奖励制度深入实施,品牌建设成
2、效显著。质量安全监管明显加强,扎实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质量提升等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标准化战略全面启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协调推进,技术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技术支撑能力持续提升,初步形成了完善的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保障体系。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1.4%,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检合格率达到95%,食品、药品和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有效增强。工程质量不断优化,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新开工工程
3、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重点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3.4%。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加强旅游市场安全监测,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综合监管和联合执法机制;实施服务满意工程,通信、金融等行业初步建立了顾客满意度评价制度,顾客满意度逐年提高。“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省的重要机遇期。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需求结构明显变化,以
4、质量为核心要素的标准、技术、品牌、人才、市场、资源等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形势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实现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质量为本”及“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等重要论述,为新时期各级政府加强质量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中央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山西实际,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全省供给侧结
5、构性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22—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但是从当前看,我省质量发展水平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质量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诚信缺失,个别地方制假、售假、护假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质量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与周边省份相比,我省在质量工作方面的人、财、物投入和支持仍显不足,技术机构建设发展相对滞后,质量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风险监控、预警、应急体
6、系尚不健全,部门联合监管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问题仍然突出,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未来五年,全省质量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必须紧紧抓住“提质、增效、升级”主线,加快建设质量强省,努力提高质量总体水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
7、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中国质量(北京)大会部署,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升产品、工程、服务“三大质量”水平为重点,推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基础能力建设,构建“放、管、治”—22—三位一体的质量提升格局,建立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质量工作体系,加快建设质量强省,不断提升质量总体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质量安全保障。(二)基本原则。要实现建设质量强省的战略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创新驱动,以质取胜。实施技术创
8、新,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发展活力。实现管理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创新能力。加强思维创新,注重对外合作,推动我省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立足中部、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全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切实增强我省产品、企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突出主体,简政放权。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强化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完善有利于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