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思想品德教育中人格教育思考.doc

职教思想品德教育中人格教育思考.doc

ID:16344956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9

职教思想品德教育中人格教育思考.doc_第1页
职教思想品德教育中人格教育思考.doc_第2页
职教思想品德教育中人格教育思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职教思想品德教育中人格教育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职教思想品德教育中人格教育思考[摘要]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在我们感叹学生的不良思潮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充分认识,将来的和谐社会将由学生们来创造。要想锻造一批具有卓越才能的人才,就不能仅仅是让他们被动的遵守现有的道德规范,而是要赋予他们对于社会的使命感。[关键词]职业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人格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职业教育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初步有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同时又是对社会和生活多是感性的,缺乏理性的认识,容易受片面的思想观念和现象的影响,如何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

2、,建立正确而全面的世界观,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和整个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思想品德教育或者说育人的基础应该是人格教育,这也是近来我们所共同的认识,然而由于人格理论本身的复杂和不成熟,我们的人格教育往往总是停留在认识和理论上,在实践中很难把握和深入,总是停留在见招拆招,就事论事的阶段,一直以来缺乏系统的人格教育方法和指导原则。本人对人格的构成粗浅地认为有二个层次:人格的独立性,人格的社会性。分别决定人的独立的人格意志和与社会、他人和谐共存的能力。我认为,人格教育的基础是人格的独立性教育。人格独立性,在我理解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根

3、本,人格独立性的分解,可以分为对自我的存在的体认,具有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和自省能力,具有独立的对自我行为负责能力。人格的社会性是指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不能脱离他人和社会而存在。人格的社会性教育是要明确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伦理关系。人格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教育合格的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一、人格独立性教育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一直渴望能培养勇于奉献的高尚的人,这是教育的终极追求。然而在现今的社会里,人作为自我的存在的体认也是那么的迫切。只有具有明确自我意识的人才能主动地认知自我能做什么,而不是外界或他人要求做什么。学生中往往缺乏自

4、我的价值观,缺乏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了一种纯粹的被动行为,对各方要求的被动反应:在家长要求下学习,在老师督导下学习,甚而是将来的社会竞争压迫自己学。等到工作后,便是上级要求我们做,家人的负担需要我们去做,为了生存必须得做。所有的这一切,将学习、工作、人生变成了无止尽的被动行为和折磨。我们一贯的教育方式,是对被动的学习方式下的消极抵抗上升为道德教育里的人格社会性问题,即指责学生没有社会责任感,缺乏对家人的感恩,关怀心态等等。但我认为,根本的缺乏是对自我的体认。3对自我的体认简单说就是能够意

5、识到自我存在的朴素意义,对自己能力的认识,这个能力不是未来的社会生存能力,而是作为人的本质的能力,即每个个体的人不是社会和他人的附庸,而是具有特定的独立性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讲,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一些内容类似于此,如公民有生存的权利,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公民有休息的权利等。对于权利的体认有助于让学生感受自身存在,获得理性的自我意识。在我们强调人的社会性的时候不能缺乏对人个体独立性的基础的养成。怎样给予空间允许人格独立性的发展?我们往往过于焦虑的认为,如果不强迫,也许所有的学生都会逃离学校。但是,事实是在很多逃离厌倦压迫学习

6、下的学生或成人,多年以后的悔悟确是当时的错误逃离。这个过程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长,需要到成年之后的很多年才能真正认识。在我身边发生的一个实例就是,一个厌倦读书、幻想自立的职校生,在打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盼望能再次回到课堂。给我的启示是,我们是否过分的担忧,并且剥夺了他们行使自我意识和自我判断的能力的锻炼?也许有很多人对自我意识和个体独立性的观点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青少年的叛逆个性已经在说明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独立性是需要纠正和规范的。但是,我要指出的是,正是由于我们缺乏对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独立性的理性养成,更多的

7、表现是,一方面,不认为他们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存在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一些“偏差”的独立性进行粗暴的压制,导致了青少年的叛逆个性。事实是,不论我们怎么忽视,也不论我们怎么压制,个体的独立性和思考能力早就存在,忽视和压制只能是增加了他们体认自我的难度。在他们的独立意识没有完全苏醒,或者认为自己无力张扬的时候,他们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存在,更因为这种隐性存在不被正面的引导,而导致在一旦爆发时所表现出长期压抑下的巨大冲击力。二、人格社会性教育只有在人格独立性教育的完成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社会性教育。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是对这一点的最

8、直接的诠释,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当学生一直在被动地接受己所不欲的一切的同时,久而久之就认为人们的行为常态就是要去接受一切自己所不喜欢的,也就可以不去考虑强加与他人的行为对他人的感受。一个和谐的个人和社会的共处方式,不是只有理想主义的人人奉献的最高境界可以达成,在现实的社会基础上,建立一个理性的公平获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