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浒“忠义”文化的现实意义

试论水浒“忠义”文化的现实意义

ID:16310393

大小:3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试论水浒“忠义”文化的现实意义_第1页
试论水浒“忠义”文化的现实意义_第2页
试论水浒“忠义”文化的现实意义_第3页
试论水浒“忠义”文化的现实意义_第4页
试论水浒“忠义”文化的现实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水浒“忠义”文化的现实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水浒“忠义”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部千古名著《水浒传》,使梁山泊英雄好汉的故事名扬海内外。几百年来,《水浒》的英雄故事深入人心,《水浒》的艺术成就辉耀日月。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围绕《水浒传》的传播与研究,水浒故事发源地水泊梁山人文历史资料的考察、挖掘、整理,水浒故事的文学艺术再创作,水浒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水浒文化景观。在中国水浒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在梁山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推动下,近年来,水浒研究、水浒文化的发掘、整理、弘扬、开发、利用有了长

2、足的发展。特别这次水浒高层论坛,对水浒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光大,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名梁山人,我为此感到由衷的高兴。  我所从事的主业是电视军事宣传,我的业余爱好是诗词文学创作。对水浒研究我是门外汉。但梁山毕竟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所以浓浓的故乡情结,使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开发利用水浒文化资源,促进家乡发展,造福父老乡亲。这种想法似乎带有某些实用性,但在学术研究的神圣殿堂里,任何纯学术的或带有现实主义的结论,都是以学问和论述为支撑的。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试论水浒“忠义”文化的现实意义》。由于初窥水浒研究的

3、门径,发言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方家、老师批评指正。  一、“忠义”思想的历史局限及时代内涵  说起《水浒传》,人们的直观印象是“造反”,“官逼民反”、“逼上梁山”;而深层印象则是“忠义”。因为这些农民造反靠的是“聚义”,而“聚义”的依据是“替天行道”,加之这支农民造反队伍的领袖人物的“忠君”思想,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使聚义造反走上了“忠义”招安的归宿。特别在《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又让何道士从蝌蚪文字石碣天文里,读出“侧首一边是‘替天行道’四个字,一边是‘忠义双全’四

4、个字”,把水浒英雄们的“忠义”思想,示为天意。梁山英雄们的誓词中更是一语破的:“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于是《水浒传》被冠以《忠义水浒传》,“忠义为立身之本”成为梁山好汉的突出品格,水浒英雄们也被研究者们称为“成也忠义,败也忠义”。但或褒或贬,有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忠义”思想为水浒文化打上了核心印记。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浒文化的思想内核是“忠义”文化。  本来,在我国有文字以来的文明发展史上,“忠”与“义”在先秦之前,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在儒家的经典思想里,“忠”指的是尽心竭力

5、为人办事,当时并不分对上与对下。正如孔子所说,“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而“义”则是指“事之宜”,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标准。《礼记?中庸》指出:“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也说得很明确:“行而宜之之谓义”。先秦以后,随着封建君主制意识形态的确立,“忠”的概念逐步转化为下对上、特别是臣对君的道德观念;而“义”的概念,则逐步转化为同类人之间互相对待的道德观念。汉代以后,随着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忠义”开始连缀出现。人们用“忠义”来称赞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说明他既能对上讲忠,也能对同类人讲义。后来

6、随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巩固与发展,“忠”的含义越来越固定,直至被完全局限于君臣之间的个人单向度关系中。而“义”的含义却在表现同类人的关系这个大范围内越来内涵越丰富,甚至成为地方武装联合,民间组织结盟的一种精神纽带。这种臣民之间结义行为,显然对巩固封建皇权统治地位不利。于是,为了防止这种“义”的观念越出“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之“轨”,朝廷的谋臣策士们便有意在“忠义”二字连缀上下功夫,努力把臣民之间的结义,控制在为朝廷尽忠的政治框架内,努力用“忠”来诱导“义”效力朝廷。这也正是梁山英雄们难以跳出的封建意识形态的历史局限

7、,在“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石碣天文的诱导下,最终被朝廷招安的悲剧所在。  然而人们在对待这种历史局限的态度上却相去甚远。有的忠君报国,受到历代褒扬;有的忠君招安,则遭到无情鞭笞。远的且不说,同样发生在大宋王朝的几桩与“忠义”有关的传奇故事,就显得泾渭分明:“满门忠烈”的杨家将,保的是大宋江山;铁面执法的包拯,为的是宋王爷的社稷;“精忠报国”的岳飞,也是为的南宋朝廷。他们都被历代推崇备至、褒扬有加。为什么提到“忠心报答赵官家”替天行道的宋江,人们就谈《浒》色变了呢?了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叶那场“评《水浒》、批宋

8、江”政治斗争的人,不难理解个中的缘由。1975年8月14日,晚年的毛泽东在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的谈话中讲道:“《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摒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盖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毋容置疑,毛泽东对《水浒》的这番点评,是客观、深刻的,宋江“忠义”思想的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