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299999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9
《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论文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论文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论文 私家藏书作为古代藏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恢弘规模的图书或是屹然矗立的藏书楼等实体,还是在长期的藏书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保护措施。形成的习俗、风尚和藏书家们主体的潜层心态,无不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我们应将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放入中国古代藏书事业的发展中进行考察。 一、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发展沿革 我国藏书历史延绵千年,商周时就有了收藏档案、简册的官方机构。私家藏书相比官府藏书出现得晚,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沿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国
2、私家藏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广搜文献。“定礼乐,明旧章”。但早期图书的载体多为笨重的竹木简,贮藏、书写、携带均不方便。靠手抄复制,成之不易,聚之更难,私藏者寥寥。还有部分载体为成本昂贵的帛书。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限制了当时藏书活动的发展速度。 第二阶段,古代私家藏书的发展时期,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代。藏书数量规模上有明显的增加。这不仅得益于这个时期的学术文化的大发展,更有赖于东汉末年蔡伦对造纸技术的改进突破。纸比竹木简易于收藏、携带、书写,比帛书的成本又低廉,对典籍的复制流通起了革命性的作用。 第三阶段,古代私家藏书的兴盛时期,由
3、宋代到清朝末年。两宋尊文抑武,文化的繁荣使得藏家人数激增,私人藏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同与仿效。加之宋代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世代藏家,像新喻刘氏、安阳韩氏、宋城王氏等: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部各有特色的私家藏书目录,对中国目录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称。中国古代私家藏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藏书活动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图书、藏书楼等实体文化,藏书措理之术和藏书习俗、风尚的行为文化,还有藏书家们主体的心态文化等,可以从文献收藏文化、学术传承衍生文化、书楼
4、营造文化进行初步的解析。 (一)、文献收藏文化 私家藏书收藏文献,不仅数量多,种类遍及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而且系列互补,价值较高。对于辩证和考实提供详实的帮助,有着官藏有时无法达到的质量和利用价值。同时,突破地域限制,不限于本地而面向全国跨域搜求和收藏。 历代藏书家都非常注重对收藏的文献典籍进行整编,认真严格的沿循整修、鉴别、勘误、补缺、编目等流程。他们也很重视与其他藏书者,官府藏书和书院、寺观等其他藏书机构互通有无。这些为中国古代藏书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学术传承衍生文化 私家藏书
5、本因学术所生,为治学而藏。藏书家和学问家往往合二为一,以达到对收藏的典籍实现学术传播衍生的目的。尤其是世家藏书,既以文献收藏传承为己任,更以学术编纂传衍为使命。如明代海盐好古堂胡震享,出身书香门第、藏书世家,毕生搜求和修治唐诗,编撰了《唐音统签》和《唐音癸签》两大鸿篇巨制。胡震享去世以后,两书仍陆续刻印流传社会。清代朝廷《四库全书》和《全唐诗》,都是以《唐音统签》为底本集编唐诗。藏书家们校正辑佚、编总刻印、自撰著述,形成了一种学术的传承衍生文化。(三)、书楼营造文化 私人藏书家们对于藏书的处所偏爱有加,从外部选址到内部布局,甚至楼院匾
6、额名称都匠心斟酌,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景观。 藏书楼的构筑、造境、匾名都独具匠心。在拟象构筑方面,私家藏书楼形而下的务实技艺和形而上的虚道超越,交感相渗。互妙相生。如宁波“天一阁”楼下六间,一字排开。一一隔断;楼上六问,合而为一,中间用书橱隔开,用以藏书。在园林造境方面,如清代朱彝将后花园改建为私家藏书园,不仅累石垒山,而且引水为涧。 三、发挥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的积极作用 私家藏书文化,既有如藏书风尚、习俗、藏书心态和有关整理、研究典籍的知识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又有如图书、藏书楼、藏书印,图书的交换和流通等属于社会存在领域的
7、内容。尽管这些物质和精神的形态不同,但它们同属于人们精神生活和精神生产的范围,能够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因此,应充分发挥私家藏书文化的积极作用: (一)、继续发挥保存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 绵延数千年的我国藏书文化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优秀传统,藏书文化对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很大。我国私家藏书有大量的私藏书目留存,采用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域的私藏书目进行计量上的描述和分析,可以较为直观而准确地说明某种文化风气的流变。由于私家藏书相对于官府藏书更具有韧性,使它保存下来一些官府藏书没能保存或根本不可能保存的书目,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
8、供最有力的文献佐证。 (二)、给现代图书保护技术有益的参考 在长期的藏书活动中,为了减轻各种因素对图书的破坏,私人藏书家们在学习官府藏书经验和总结民间智慧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护图书典籍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