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华师七上数学(2012版)5.2.3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2.3平行线的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与同学们的合作交流过程中,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思维能力.(2)通过研讨与交流,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3)学生通过活动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3.情感与态度目标:(1)通过平行线的性质观察、猜想、操作、推理、交流、归纳等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实践探究能力.(2)通过学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懂得事
2、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又是相互区别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3)在经历学习知识的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及简单应用.教学难点: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区别.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采用尝试指导、引导发现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民主意识和开放意识.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主动发现,认真研究.教学模式:探究发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发现教学法、主体互动法.教学用具准备:常用画图工具、量角器、白纸.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5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创设情境复
3、习导入1.引入课题如右图,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建于公元1173年,为8层圆柱形建筑,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塔高54.5米.目前,它与地面所成的较小的角为85º,它与地面所成的较大的角是多少度?由此得出本节课题:平行线的性质2.复习回顾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观察、思考.学生回答: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实际问题(存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上节课所学的判定方
4、法进行复习回顾,并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5二交流合作探索发现合作交流一:看课本第173页图4.8.9.(图略)猜一猜∠1和∠2相等吗?还有别的方法吗?图中还有其它同位角吗?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任意一条直线去截平行线a、b所得的同位角都相等呢?[结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符号语言:∵a∥b,∴∠1=∠2.合作交流二:如图:已知a//b,那么Ð2与Ð3相等吗?为什么?[结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符号语言:∵a∥b,∴∠2=∠3.合作交流三:猜一猜量一量拼一拼想一想看一看由
5、此得出平行线性质1.c1ba3b2学生回答解∵a∥b(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对顶角相等),∴∠2=∠3(等量代换).学生总结、表述由此得出平行线性质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进行度量、观察,在有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动脑分析总结出结论.不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探索,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理解平行线的性质是十分重要的.5三师生互动典例示范如图,已知a//b,那么Ð2与Ð4有什么关系呢?[结论]两条平
6、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符号语言:∵a∥b,∴Ð2+Ð4=180°.【大屏幕】例1如图,已知直线a∥b,∠1=500,求∠2的度数.变式1.已知条件不变,求∠3,∠4的度数?变式2.如图,已知∠3=∠4,∠1=47°,求∠2的度数?知识大冲浪让学生进行选择:1.超越号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1ab42bc学生交流讨论并叙述.解:∵a//b(已知),∴Ð1=Ð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Ð1+Ð4=180°(邻补角定义),∴Ð2+Ð4=180°(等量代换).学生总结、表述由此得出平行线性质3.ca32b41积极思考踊跃回答DA学
7、生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印象最深刻.在实验的基础上,组内同学相互帮助、争论、提示,能够进行推理证明.锻炼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逐步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对定理的理解及语言的规范,感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要求学生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只需算出所求的度数即可.例1的变形目的是巩固平行线的三条性质.通过教师指正,可以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格式,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