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282829
大小:759.83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8-08-08
《2011年考研英语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言就是力量!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命题的特点和规律一、英语知识运用部分总体分析2002年《大纲》将“完形填空”调整为“英语知识运用”之后明确规定:英语知识运用测试的要点是词汇、语法和结构。英语知识运用采用多项选择完形填空(MultipleChoiceClozeTest)的形式来考查。完形填空(Cloze)又称综合填空或短文填空,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西方语言测试的实践中,1956年被应用于外语测试。在我国用于英语测试则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完形填空是用来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题型,对考生的语法结构、词义搭配和阅读理解能力进行综合考查(measuringoveralla
2、bility)。完形填空的设计和应用,是基于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和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的理论:人们在感知、认知事物的时候,总是以整体信息为主的。尽管有时获得的信息并不十分完整,但人们会下意识地将不完整的部分补全,构成一副完整的图画来认知。举例来说,当我们看到图1和图2时,我们会自然地把它们分别看做是一个圆和一个三角形,而不是一段曲线和三个点。图1图2同样,在语言表达和理解的过程中,也需要理解信息的整体。尽管其中有一些词或短语被抽去,但通过语段提供的冗余信息,人们仍然能够推知被抽去的信息,从而达到对文章的理解。根据这一原理,命题人使用完形
3、填空这一种题型——从一篇短文中删去一些信息,留出空格,由考生补全——来考查语言知识和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一)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命题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完形填空的形式不仅考查考生对于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的运用能力,而且还考查考生对语段特征(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识能力。这就意味着“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的试题由过去注重对单句语言点的考查向对语篇能力(discoursecompetence)的考查转移,这一考查重心的转移要求考生能够对不同语境中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得体性和篇章特征有较强的辨识能力。(二)选材特点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的材料为
4、一篇240-280词的文章,通过对近十年英语知识运用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部分试题在体裁上多以议论文为主,说明文为辅,而题材上逐渐趋于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详见下表。年份体裁题材主要内容2000议论文经济农民的生产和消费2001议论文政治法律政府对媒体炒作干扰司法公正进行立法限制2002说明文社会生活传媒技术的发展2003议论文文化教育对青少年的教育问题2004议论文社会生活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探讨2005说明文科普人类的嗅觉2006议论文社会生活无家可归者增多的现象2007议论文政治历史西班牙和葡萄牙前殖民地独立后面临的问题2008说明文生物科学高智商与遗传疾病2009议论文从动物智商
5、研究中得到的有关人类智力的启示根据英语知识运用部分试题的命题原则和近年的命题趋势,可以发现这部分试题在选材上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选材内容不会过于专业。避免让一部分人凭常识答题,否则,会影响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含有大量专有名词、数量词和技术性词语的短文一般不会出现。题材多以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类为主,科普性文章有再出现的新东方报名地址:曲阜师范大学综合楼408室咨询电话:0537-44561664456177~73~语言就是力量!趋势,但仍以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为主。题材有一定重复性,如98、99年以工业为主,03、04年以青少年问题为主。第二,文章难度适中。一般情况下,对大部分考生来说
6、,文章在没有进行删词以前读起来几乎没有困难。第三,文章内部组织结构较为严密,无论是说明文还是议论文,多以总——分或总——分——总的形式出现。由于引语与短文其他部分的难度不会十分一致,所以一般不选用含有很多引语的文章。(三)试题的具体命制(1)语法知识试题的命制。“英语知识运用”部分考查考生对语法结构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在最后阶段的复习时,考生应当加强对一些基础性的语法知识的掌握,切忌只死记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因为命题专家不会对那些特殊的语法现象进行考查。(2)词汇试题的命制。词汇是考查重点,试题数量一般在12~15题之间,测试的知识主要包括:短语搭配、近形词、近义词、惯用法等。新的趋势是
7、加重了了对词汇的得体性、规范性及同一词汇的特殊意义的考查。要求考生在实践中运用恰当的词汇,选择准确的词汇。(3)篇章结构试题的命制。试题数量一般在2~3题之间。主要涉及以下几点:①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②某个意群的整体意思;③文章的整体结构;④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态度、口气。在试题的设计上,主要反映在表示逻辑关系的连词、副词的考查上。考生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看似是考查词汇,实际上需要先根据上下文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