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的形象分析

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的形象分析

ID:16277503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8

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的形象分析_第1页
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的形象分析_第2页
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的形象分析_第3页
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的形象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的形象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的形象分析  摘要: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中的女主人公王琦瑶是具有典型上海人特质的女子,她有着精明的处世观和功利的婚恋观。王琦瑶的人生悲剧蕴含了作者对宿命与命运的的思考,她一生经历的几个男人逐一弃她而去,漂泊的情感故事演绎了一曲凄凉的长恨歌。  关键词:王琦瑶;上海人;宿命;漂泊  《长恨歌》从出版至今已经有十多年了,这部曾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赞誉和喜爱。王安忆以她一贯细腻的笔法描述了从上世纪40年代旧上海的小弄堂里走出来的女性的悲剧历程。王琦瑶历

2、经了与程先生、李主任、康明逊、萨沙、老克腊的情感纠葛,最后却以电影般的悲剧落幕收场,徒留一曲绵绵不绝的长恨歌。  一、典型的上海人特质  王安忆曾说“我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不过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写的事实是一个城市的故事”,“我是在直接写城市的故事,但这个女人是城市的影子。”弄堂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作者把目光聚集在最能代表上海这个大都市的弄堂里,聚焦在王琦瑶这个“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王琦瑶和上海,就像一个人的正面和背影,她因上海而丰满,上海因她而灵秀,王琦瑶是

3、繁华都市的大上海最好的代言人。  上海人的处事精明是在百年的历史中发展磨砺出来的,这种“小气”、“琐碎”的生存能力正体现了上海人生活中的精细、耐性与务实,也体现了上海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些则在王琦瑶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她对于一些小事和细节拿捏的很是恰到好处。少女时代的她就已深知种种人情世故,能把握好各种人际关系。吴佩珍邀她去片场,她心里是十分乐意的,但却故意推脱有事。竞选“上海小姐”更是故作矜持,蒋丽莉未经王琦瑶同意便宣布了这一消息,“然而王琦瑶虽然愤怒,却也不好发作”。]到初赛时,王琦瑶似乎并没有

4、认真对待,“她的不认真,有点是为自己做一层防卫的壳,壳里藏着的是自尊心。”她很巧妙的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可进可退的立场,即便是失败了也不会难堪。王琦瑶的这种精明的处事方法代表了上海人的一种生存能力,这种精明处事并不是油滑、斤斤计较,也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是精明的十分有分寸,在某种角度上可以说这是一种处事的智慧。  整部小说虽然没有将社会政治的大背景淡化,但隐藏着上海市民政治观念的淡漠。无论政治如何动荡变换,似乎都与王琦瑶没有太多的关联。当抗日战争如火如荼时,她参加上海小姐的选美;当内战烽火燃气时,她独

5、守爱丽丝公寓;当国内外政治斗争此起彼伏,内忧外患持续不断时,她与严家师母、毛毛娘舅、萨沙喝着下午茶,吃着精致的点心,聊着闲话,打着麻将。显然,王琦瑶是偏向于市民生活而远离革命风波的,是上海弄堂赋予王琦瑶这样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方式,使她躲在那间普通弄堂的简陋房屋里小有滋味地过着自己居食无忧的日子。  生活在上海这座繁华大都市的女子,经受着种种诱惑,在爱情上是极度务实和功利的。生活在小弄堂里的王琦瑶也毫不例外,在真心爱她但身份低微的程先生和地位显赫已有家室的李主任之间,她毅然舍弃了爱情,选择了权势,把自

6、己交给了李主任。在与老克腊的交往中,两人也都是精神上各取所需,谈起了“忘年恋”。甚至当老克腊想抽身时,王琦瑶拿出李主任留下的金条来挽留。王琦瑶一生情感上的几次抉择都把利益放在首位,作出了上海人的选择。  二、悲剧宿命  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对王琦瑶悲剧人生的叙述浸染了宿命这样一种神秘因素,这种悲剧宿命赋予了王琦瑶这个人物形象更为深刻的印记,也使人物形象更具张力。在王安忆看来,王琦瑶的悲剧早已由宿命决定。第一次是王琦瑶和女友去片场看拍片,她看到拍死人的场景,竟觉得“旧景重现”、“起腻的熟”。小说的结

7、尾王琦瑶是在电影场景般的悲剧中收场,她是为了那个雕花木盒而死于非命,这场景又回到了40年前故事开始的片场情景。故事开头和结尾之间的前后呼应,预示了王琦瑶的人生悲剧早在第一次去片场就已决定。第二次是王琦瑶与严家师母、康明逊打牌,严家师母、康明逊都很漫不经心,而王琦瑶用上了全部心劲却总是输。接下来他们分别讲了几个故事,内容虽不同但寓意可谓异曲同工:一个人的福分早就由天注定,命里只有七分福,那多的三分就是祸。其实也暗示了王琦瑶的命运。她本来只是上海弄堂中的一个普通女孩,也就是俗话常说的“福浅之人”,却意

8、外获得上海小姐的桂冠,享尽荣华富贵。王琦瑶自然消受不起这从天而降的富贵,结局必定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悲剧收场。第三次是在一个有雨的晌午,毛毛娘舅给王琦瑶测字。王琦瑶脱口而出“地”字,毛毛娘舅解说是命有贵夫,可王琦瑶指着“地”字一边说“这不是入土了么?”入土是死亡的代名词,同样的字别人想到的是富贵,她想到的确是死亡。这是一个预兆:王琦瑶的人生悲剧是一个逃不开的宿命。  小说情节多次预兆和暗示了王琦瑶的悲剧人生,笔触伸向了宿命,王琦瑶的命是苦是甜终究逃不出个“定数”。  三、漂泊无处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