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刘喜明老师课后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长春工业大学刘喜明老师课后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ID:1626115

大小:4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2

长春工业大学刘喜明老师课后作业答案(仅供参考)_第1页
长春工业大学刘喜明老师课后作业答案(仅供参考)_第2页
长春工业大学刘喜明老师课后作业答案(仅供参考)_第3页
长春工业大学刘喜明老师课后作业答案(仅供参考)_第4页
长春工业大学刘喜明老师课后作业答案(仅供参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春工业大学刘喜明老师课后作业答案(仅供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奥氏体:碳在面心立方结构的铁(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性能特点:塑性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马氏体:碳溶于α-Fe的过饱和的固溶体,是奥氏体通过无扩散型相变转变的亚稳定相。铁素体:碳溶入α-Fe中形成间隙固溶体,呈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称为铁素体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构成的机械混合物,由高温奥氏体冷却至727℃(共析相变点)以下的较高温度区间发生共析转变获得的层片状结构的产物。组织遗传:钢在非平衡组织加热A化过程中因A晶核形成时晶体取向接近一致,各晶核长大后将类似合并为同一晶核长大的奥氏体晶粒,造成奥氏体

2、晶粒尺寸复原的现象。相遗传:淬火态钢加热转变时,母相将晶体缺陷遗传给新相的过程被称为相遗传。起始晶粒度:钢在临界温度以上,奥氏体形成刚结束,其晶粒边界刚刚接触时的晶粒大小称为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本质晶粒度:钢加热到930℃±10℃、保温8小时、冷却后测得的晶粒度叫本质晶粒度。表示钢在一定条件下A晶粒长大的倾向性实际晶粒度:某一具体热处理或热加工条件下的奥氏体的晶粒度叫实际晶粒度,它决定钢的性能。 珠光体团:片状珠光体的片层位向大致相同的区域称为珠光体团相间析出:①碳(氮)化物颗粒若是在奥氏体-铁素体相界面上形成的,称其为相间析

3、出。②含有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的过冷奥氏体,在珠光体转变之前或转变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纳米碳(氮)化物的析出,因为析出是在γ/α相界面上发生的,所以称为相间析出,又称相间沉淀。正方度:马氏体中晶格参数c与a的比值即c/a满足关系式c/a=1+0.46P时称为正方度异常正方度:新鲜马氏体的c/a值低于或高于c/a=1+0.46P式的正方度。Ms,As,Md,Ad的含义:Ms点为奥氏体和马氏体两相自由能之差达到相变所需的最小驱动力(临界驱动力)时的温度。Mf点为M相变终了点。Md为塑性变形能促进M的最高温度。As点为逆转变的开始温

4、度,较Ms高。Ad(形变奥氏体点)可获得形变奥氏体最低温度。Md:高于某一温度时,形变不再诱发M,可获得形变M的最高温度称为形变M点,用Md表示。Ad:可获得形变诱发奥氏体的最低温度,称为形变奥氏体点,用Ad表示。机械诱发马氏体相变:在Ms点以上,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塑性变形会促使奥氏体在形变温度下发生马氏体转变,这种因变形而促成的M相变,称为...。奥氏体稳定化: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能力减低的一切现象,称为奥氏体的稳定化。表现为Ms点降低、残余奥氏体量增多。反稳定化:少量塑性变形不仅不产生稳定化,反而对M转变有促进作用的效应

5、。(可认为由于内应力集中而有助于M胚核的形成或促进已存在的胚核的长大)奥氏体热稳定化:淬火时因缓慢冷却或在冷却过程中停留引起的奥氏体稳定性提高,而使马氏体转变迟滞的现象奥氏体机械稳定化:在Md点以上,对奥氏体进行塑性变形,当形变量足够大时,将抑制随后冷却时的马氏体转变,Ms点降低,残余奥氏体量增多,称为...热弹性马氏体:在冷却转变与加热逆转变时呈弹性长大与缩小的M称热弹性马氏体形状记忆效应:具有一定形状的固体材料,在某种条件下经过一定的塑性变形后,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材料又完全恢复到变形前原来形状的现象。(热弹性M在低于As

6、温度下变形后加热到Af以上温度,通过M的逆转变使试样恢复到变形前形状的想象。)相变冷作硬化:由于M相变的切变特性将导致其高晶体缺陷区形成的马氏体的晶体缺陷密度更高,犹如母相将晶体缺陷遗传给了新生相,这一过程造成了材料的性能改变,如强度、硬度提高,这种过程被称之为相变冷作硬化淬透性:钢件能被淬透的能力,表征淬火时获得M的能力,其大小用一定条件下淬火获得的淬透层深度表示。淬硬性:淬火所能达到的最大硬度,取决于M的碳质量分数。基元:M转变属非扩散型相变,其长大速度一般较大,即M一旦形核便很快长大,整体爆发转变,而B转变不需要像M转

7、变时那样大的过程,铁素体可按一片一片的顺序转变,而介于两者之间的铁素体以团状转变的基体称基元。魏氏组织:指具有先共析片状铁素体或针状渗碳体加珠光体的组织,都成为魏氏组织孕育期:指金属及合金在一定过冷条件下等温转变时,等温停留开始至相转变开始的时间。(等温开始至转变开始这段时间)(不同等温温度下过冷液体的结晶均存在的一个孕育期,并且温度越高孕育期期长)淬火临界冷却速度:连续冷却转变图中的临界冷却速度:抑制某种相变过程发生,获得相应显微组织的最低冷却速度。(抑制碳化物析出、抑制铁素体析出、抑制珠光体转变、抑制贝氏体转变临界冷却速

8、度;其中冷却速度最大的能够获得马氏体的冷却速度为临界淬火冷却速度。)临界冷却速度:抑制某种相变发生,获得相应显微组织的最低冷却速度。二次淬火:残余奥氏体在回火加热,保温过程中不发生分解,而是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转变为马氏体,即为二次淬火现象二次硬化:在回火第三阶段,随着渗碳体颗粒的长大,碳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