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257969
大小:1.04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8
《4-超深井长段尾管磨铣工艺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超深井长段尾管磨铣工艺技术钻井四公司魏金新宋建厂TK421CH井是新疆塔河油田的一口磨铣侧钻短半径水平井,技术含量高、风险性大,5"套管磨铣段长354.55m、水平段段长545.91m,全井水平位移617.77m等技术指标都创出塔河油田之最,在国内尚属罕见,本井共用7只φ148.5mmOD高效领眼式磨鞋完成了全井的磨铣任务(其中包括1只5"×7"尾管悬挂器、6只尾管扶正器),所用时间39天19小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一、原井眼基本数据l7"套管和5"套管的固井质量套管尺寸套管井段(m)固井质量测井井段(m)固井质量评定备注177.8mm0-541
2、6.964930~51855185~5420差中已酸压过127mm5093.17-5597.265093~51885188~53505350~5446好中中—好已酸压过项目尺寸外径(mm)钢级壁厚(mm)内径(mm)7"套管177.8P11010.36/11.51156.08/154.785"套管127P1109.19108.62-1-l5"×7"尾管悬挂器:长度4.17m,顶深位置5093.17m(实探:5095.45m)l5"套管和7"套管的重叠长度为323.97m(5093.17-5416.96)需要磨铣的5"套管总长度为353.97m(50
3、93.17-5447.14)l5"套管扶正器位置:刚性扶正器5096.63m刚性扶正器5107.91m刚性扶正器5277.92m刚性扶正器5401.50m刚性扶正器5424.14m弹性扶正器5446.90ml原井眼结构:-1-二、磨铣工具的结构620mmmm140mm148.5mm127mm水眼:45mm220mm250mm100mmφ148.5mm高效领眼式磨鞋1、工具前端为三角引锥,主要起领眼、导向作用2、三角引锥与刀片间的轴向长度的选择,为140mm,长度不宜过大,考虑到井眼狗腿度大3、刀片长度的选择,对称排列,长度:220mm,刀片宽度的选
4、择,是由7"套管内径和5"套管壁后决定的,刀片工作圆直径148.5mm。水眼的选择45mm4、刀片上镶有硬质合金片,高温冷却而成,有足够的切削强度5、刀片数目的选择,刀片数目越多,在切削过程中的扭距就越小,因此选择了6翼对称排列的刀片6、工具本体外径为:127mm,小于7"套管内径,环空间隙为:13.8mm三、施工程序1、配浆:聚磺坂土钻井液体系2、用105mm钻头对要磨铣的井段进行通井,目的是把井内盐水替换成聚磺坂土泥浆体系,保证5″套管内畅通。同时检验套管有无变形以及5"*7"尾管悬挂器的实际位置。3、磨铣与7"套管重叠段的5"尾管。-1-4、
5、磨铣裸眼段的5"尾管。5、用149.2mm钻头通井,目的是通洗5"尾管以上吸附在7"套管内壁上和井眼内的残留铁屑6、用105mm钻头通井,目的是进入5"尾管内试探井底位置,必要时划眼至预计井深7、磨铣结束后进行测井施工,目的是检验7"套管和井口的磨损情况。四、磨铣主要技术工艺本井磨铣段较长,磨铣工艺较为复杂:需要及时对钻井参数进行监测;操作人员要对突如其来的井下复杂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果断的处理;钻井液性能要满足携带铁屑的能力;同时在保证5"尾管磨铣质量的情况下,还要确保7"套管不被磨穿等等。以下是通过本井的施工对套管磨铣工艺进行的简要探讨和分
6、析:1、下钻过程中的技术要点:l磨铣前下钻通井时,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下至尾管悬挂器前控制下放速度防止突然蹲钻,同时校对尾管悬挂器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并检查5"尾管悬挂器顶部损坏情况,另一方面是通过下钻检查5"尾管有无变形,当接近设计提示的人工井底时,缓慢下放钻具实探井底(5475米),然后提离井底3-5米缓慢开泵;另外由于23/8"钻杆与5"尾管的环空间隙较小,尤其是刚开泵循环时要注意防憋泵(如果实探井底偏高,进行钻井液转型,替出盐水进行划眼尽量保证尾管内有尽可能长的口袋),如果有井漏可根据井漏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堵漏作业。如果
7、无漏失循环洗井完后,进行地层漏失试验(漏失压力15MPa),同时也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l采用钻具结构:Ø148`5mm磨鞋+Ø120.6mm钻铤×9根+Ø88`9mm钻杆,钻铤的根数由钻压的大小而决定,目的是增加磨鞋以上部位的刚性,不易发生较大的弯曲,使套管被均匀切削。l自第2趟钻开始,所下磨铣工具底部的水眼要用筛布包起来方可入井,防止在下钻过程中泥浆中的铁屑进入钻具内造成开泵堵水眼l长时间的磨铣易造成部分钻具疲劳破坏,因此每次下钻要做好钻具的倒换工作,防止钻具事故的发生-1-l下钻进入磨铣井段后控制下放速度,观察有无遇阻现象,从严格
8、角度上遇阻不能超过40KN,否则开泵循环l每次下钻到离磨铣点以上9-10米处并且启动转盘负荷正常位置开泵循环,正常后接单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