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250487
大小:3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8
《产业转移论文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产业转移论文产业经济论文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与对策产业转移论文产业经济论文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与对策产业转移论文产业经济论文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与对策产业转移论文产业经济论文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与对策产业转移论文产业经济论文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与对策产业转移论文产业经济论文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与对策 摘要:长三角地区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局面,迫于商务成本的提高,急于转移产业,安徽作为长三角地区腹地,连接中西部地区的主要省份,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与机遇。文章详细分析了安徽承接东部产业转
2、移的现实基础和外部机遇,从宏观、中观、微观方面,提出安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优势 在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下,中国长三角地区面临土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和外部需求的减弱,其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转移的进程加快,给安徽等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机遇。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作为距离东部省份最近的区域之一,连接东中西部的地带,有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皖江城市带的批准不仅能促
3、进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实现中部崛起的新突破,还有利于缩小区域的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一、安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和外部机遇 (一)政府的意愿 政府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对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徽省一直都在积极加入长三角经济圈,争取参与泛长三角的分工和合作。1990年7月,安徽做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战略决策,成为全国第一个响应浦东开发的省份。200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安徽省代表团提出了《关于将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确定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建议》。2008年5月,安徽省政协举办了
4、“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论坛”。2008年10月,安徽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请示》。国务院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无疑给安徽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二)区位优势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东与经济发达的苏、浙、沪三省相邻,西与辽阔的鄂、豫相接,北与资源丰富的山东相连,是沿海地区向西部过度的中间地带。安徽地跨长江、淮河、钱塘江三大流域,境内有陇海线、京沪、京九等多条铁路。水运方面,安徽目前内河运力居全国前列。全省铁路通车里
5、程达2849公里。合宁、合武、铜九线3条区域性大“动脉”相继落成,形成“123”的态势,合肥至南京1小时,至武汉2小时,至上海3小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00公里,居全国12位。合肥机场已于北京、上海等42个大中城市直航。 (三)土地、劳动力优势 安徽土地资源丰富,土地价格远远低于长三角地区的土地价格。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2010年安徽总人口为59500510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富余劳动力众多。2009年安徽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9658元,而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2
6、736元。而长三角地区的年平均工资都要大大超过全国的平均工资,安徽的劳动力有成本优势。 (四)自然资源、环境的优势 安徽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2010年底全省发现的矿种为158种(含亚矿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22种。此外安徽的非金属矿产明矾石、石灰石与煤、铁、铜构成安徽的五大矿产优势。近年来的“皖煤东运”、“皖电东送”是长三角地区的原煤、电力供应的有效保障。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安徽作为长三角的能源供应与原材料供应和安徽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全省的生态环境、水坏境等方面的环境质量良好。2010年底已经建成
7、自然保护区38个。2010年安徽监测的17个城市中,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全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3.4%。 (五)农业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 安徽是农业大省,具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农产品、农产品的产量大的特点。安徽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供应及畜牧水产养殖基地,是全国7个商品粮调出省之一。安徽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多元。人类文明进程中,安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流派,其中最深远的就有徽州文化和“桐城派”。黄梅戏是中国四大戏曲门类之一,淮河两岸流行的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安徽自然
8、风光旖旎,人文景观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安徽省共有A级景区246家,其中4A级景区51家,5A级景区2家。安徽与长三角相近,安徽以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首选旅游地。 (六)教育资源丰富 2010年安徽有普通高校100所,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8个,科研机构2078个。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9个,省级实验室92个,部属实验室35个。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