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242382
大小:3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8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大全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截至2009年相关搜索:物理学奖1901年 W.C.伦琴(德国) 发现X射线1902年 H.A.洛伦兹、P.塞曼(荷兰) 研究磁场对辐射的影响1903年 A.H.贝克勒尔(法国) 发现物质的放射性 P.居里、M.居里(法国) 从事放射性研究1904年 J.W.瑞利(英国) 从事气体密度的研究并发现氩元素1905年 P.E.A.雷纳尔德(德国) 从事阴极线的研究1906年 J.J.汤姆森(英国) 对气体放电理论
2、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1907年 A.A.迈克尔逊(美国) 发明了光学干涉仪并且借助这些仪器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1908年 G.李普曼(法国) 发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1909年 G.马克尼(意大利)、K.F.布劳恩(德国) 开发了无线电通信 O.W.理查森(英国) 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1910年 J.O.范德瓦尔斯(荷兰) 从事气态和液态议程式方面的研究1911年 W.维恩(德国) 发现热辐射定律 1912
3、年 N.G.达伦(瑞典) 发明了可以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节装置1913年 H.卡麦林·昂尼斯(荷兰)从事液体氦的超导研究1914年 M.V.劳厄(德国) 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915年 W.H.布拉格、W.L.布拉格(英国) 借助X射线,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1916年未颁奖1917年 C.G.巴克拉(英国) 发现元素的次级X辐射的特征1918年 M.普朗克(德国) 对确立量子理论作出巨大贡献1919年 J.斯塔克(德国) 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
4、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1920年 C.E.纪尧姆(瑞士) 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1921年 A.爱因斯坦(德国) 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等1922年 N.玻尔(丹麦) 从事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的研究 1923年 R.A.米利肯 从事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的研究1924年 K.M.G.西格巴恩(瑞典) 发现了X射线中的光谱线1925年 J.弗兰克、G.赫兹(德国) 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1926年 J.B.佩兰(法国) 研究
5、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1927年 A.H.康普顿(美国) 发现康普顿效应(也称康普顿散射) C.T.R.威尔逊(英国) 发明了去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空气的径迹1928年 O.W理查森(英国) 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1929年 L.V.德布罗意(法国) 发现物质波1930年 C.V.拉曼(印度) 从事光散方面的研究,发现拉曼效应1931年 未颁奖1932年 W.K.海森堡(德国) 创建了量子力学 1933年 E.薛定谔(奥地利
6、)、P.A.M.狄拉克(英国) 发现原子理论新的有效形式 1934年 未颁奖1935年 J.查德威克(英国) 发现中子1936年 V.F.赫斯(奥地利) 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森(美国) 发现正电子1937年 C.J.戴维森(美国)、G.P.汤姆森(英国) 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1938年 E.费米(意大利) 发现中子轰击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发现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1939年 E.O.劳伦斯(美国) 发明和发展了回旋加速器并以
7、此取得了有关人工放射性等成果1940年——1942年未颁奖1943年 O.斯特恩(美国) 开发了分子束方法以及质子磁矩的测量1944年 I.I.拉比(美国) 发明了著名气核磁共振法1945年 W.泡利(奥地利) 发现不相容原理1946年 P.W.布里奇曼(美国) 发明了超高压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方面取得成就1947年 E.V.阿普尔顿(英国) 从事大气层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发现高空无线电短波电离层(阿普尔顿层)1948年 P.M.S.布莱克特(英国) 改
8、进了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并由此导致了在核物理领域和宇宙射线方面的一系列发现1949年 汤川秀树(日本) 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的存在1950年 C.F.鲍威尔(英国) 开发了用以研究核破坏过程的照相乳胶记录法并发现各种介子1951年 J.D.科克罗夫特(英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