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

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

ID:16235753

大小:1.25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8-08

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_第1页
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_第2页
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_第3页
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_第4页
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_第5页
资源描述:

《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未成年人适用社区矫正的调查和方式——《社区矫正》作业刑事司法系法学0842班陈晓娅据统计,全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3.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培养,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有效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触犯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则是指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犯罪实施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措施。2005年-2009年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刑适用情况分析未成年人犯罪适用非监禁状况:2005年-2009年,人

2、民法院共判处刑事生效被告人4675177人,其中未成年被告人420514人,占全部生效被告人数的8.99%。在2005年-2009年判处的全部未成年人罪犯中,被判处轻刑(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拘役、管制和单处附加刑)的人数为341887人,占生效人数的80.75%;被判处非监禁刑的人数为144220人,未成年人罪犯非监禁刑适用率为33.84%,高出全部犯罪非监禁刑适用率4.45个百分点。2009年2005-20082005年-2009年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刑适用情况分析2005年-2008年期间未成年生效被告人数持续上升2009年出现明显下降,同比下降12.70%山东内蒙古辽宁

3、2009年,未成年人罪犯非监禁刑适用率最高的五个省区52.01%45.11%46.53%2009年,未成年人罪犯非监禁刑适用率最高的五个省区适用率黑龙江51.55%青海33.52%未成年人罪犯非监禁刑适用率高于全部罪犯非监禁刑适用率且差值最大的五个省区未成年人犯罪非监禁刑适用率低于全部犯罪非监禁刑适用率的省区是上海、福建、江西、黑龙江、吉林和浙江。与2005年相比,2009年未成年人罪犯非监禁刑适用率下降的省区共有10个,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是山西、广西和贵州,分别下降了11.12%、6.20%和5.59%。适用非监禁刑罚及案件类型情况人民法院在选择非监禁刑时,以适用缓刑为主,管制和

4、单处罚金适用较少。2005年-2009年,在人民法院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人罪犯中,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占82.57%,免予刑事处罚的占5.19%,判处管制的占3.81%,单处罚金的占8.43%。2005年-2009年,在人民法院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常见案件中,聚众斗殴、故意伤害和寻衅滋事案件适用非监禁刑的比例较高,分别为54.15%、47.03%和42.03%;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件、绑架、故意杀人和强奸案件适用比例较低,分别为7.37%、8.26%、12.97%和16.18%。在侵财型案件中,抢劫案件与盗窃案件的非监禁刑适用率基本相同,分别为33.32%和33.39%。抢劫案件

5、的暴力特点未对非监禁刑的适用产生明显影响。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罪犯的非监禁刑适用率要明显高于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罪犯,但二者的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如2005年-2009年以来的差值分别为12.72%、11.1%、9.05%、8.43%和7.83%。18周岁以上不满25周岁的青年罪犯的非监禁刑适用率明显低于全部罪犯的平均适用率。以2007年为例,青年罪犯中适用非监禁刑的比例为19.98%,比同期全部罪犯低10.42%。这表明,未成年人犯罪总体成上升趋势,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共同犯罪是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结伙作案、团伙作案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方式。社区矫正中未成年人矫正对

6、象呈现不断增加趋势,未成年人犯罪以及社区矫正形势不容乐观。开展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社区矫正犯罪未成年人的特点一、心理特征(一)个性特征1.动机的复杂性2.动机的情景性3.动机的易变性4.动机的斗争性犯罪未成年人的特点(二)认识特征未成年人矫正对象往往呈现出认识水平极低的特点,在道德、法制等层面的认识往往到了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地步,这种认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们意志特征乃至行为特征。究其本原,这种认识形成的背后往往是一个长期得不到良性教育的必然结果。犯罪未成年人的特点(三)情感特征1.情感的反常性2.情感的激惹性3.情感的连动性4.情感的波动性(四)意志特征1.意志的两极性2.意志的盲目

7、性犯罪未成年人的特点二、行为特征(一)行为的模仿性(二)行为的反复性(三)行为的纠合性(四)行为的盲目性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一)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良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原发性的影响。(二)学校教育的缺失学校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对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起到弥补和矫正的作用,帮助未成年人抵制和消除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当前,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