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汝鸿简介--退休前--98

梅汝鸿简介--退休前--98

ID:16220098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8

梅汝鸿简介--退休前--98_第1页
梅汝鸿简介--退休前--98_第2页
梅汝鸿简介--退休前--98_第3页
资源描述:

《梅汝鸿简介--退休前--9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梅汝鸿教授简介一、个人简历1938.5.5出生于江苏阜宁县1943.9.1—1947.9.1江苏阜宁念私塾1947.9.1—1948.9.1南京桐园小学1948.9.1—1949.9.1福建崇安赤石小学1949.9.1—1952.9.1南京钟灵街小学参加少先队1952.9.1—1958.8.25南京南师附中参加青年团,1956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8.8.25—1963.8.15北京农业大学植病专业读书1963.9—1979.5毕业留校任科研助理1979.5—1988.5任讲师1988.5—1992.2任副教授1992.2—1998.7任教授、系主任、所长1998.7.

2、1退休、任所长、主任、董事长1988年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0年授予农业部“科技推广先进个人”1991年授予“国家‘7.5’星火科技先进个人”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授予“农大人”奖二、家庭简况父:梅藉芳,江苏农科院,小麦抗病育种研究员,所长。曾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病逝。妻:闫万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女:梅婷,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工程师,留学美国。子:梅宁,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实习研究员三、业务特长从师于著名的植物生态病理学家陈延熙教授(1914—1990),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通过生产实践,创建了植物微生态学(plan

3、tmicroecology)。微生态学认为“生态”应分为:宏观生态学—微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三个层次。微生态学定义为:任何生物(人,动植物)个体都是细胞组织和其体内微生态组成的复合体。生物个体体表以内,细胞膜以外都是微生态的范畴。宏观生态学的现象在微生态学中得到解释,分子生态学的作用在微生态学中得到体现。微生态学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当前许多天然生态食品、保健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来自微生态范围。依据微生态学理论研制的益微(增产菌)已在全国推广应用10亿亩耕地,增产粮食150亿公斤,新增产值100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30。当前开发的领域有:①人用的延年益寿

4、食品—天然生态食品;②畜禽用的防疯牛病、生产“无抗奶”的饲料产品;③无公害有机食品的生产基础之一—药肥;④维持生态平衡的—环境净化剂四、社会任职国家增产菌研究及推广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植病学会土传病害及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副主编、中国生物技术工程学会开发部主任、北京农业大学微生态研究所所长、北京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北京绿寿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五、教学工作植物微生态学、植物生态工程学、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采后病理学、植物采后病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

5、、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六、科研工作1.承担国家科学研究主要计划项目(1)国家科技攻关计划,“6.5”、“7.5”、“8.5”、“9.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5”、“7.5”、“8.5”(3)国家推广计划,“7.5”、“8.5”、“9.5”(4)星火计划,“7.5”、“8.5”(5)火炬计划,“7.5”、“8.5”(6)丰收计划,“7.5”2.获奖情况(1)麦类病毒病的研究1979农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2)北京地区小麦丛矮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1980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3)芽孢杆菌处理萝卜种子的防病增产效果1981北京市政府二等奖(4)苹果干腐病的研

6、究1982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5)板栗干腐病调查及带菌研究1982对外经济贸易部科技成果三等奖(6)小麦丛矮病的发生规律和调控生态条件及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1985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7)板栗干腐病发病规律及防治1987对外经贸部三等奖(8)鸭梨烂果病侵染时期和防治研究1987对外经贸部三等奖(9)油菜增产菌及其应用1988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0)农作物增产菌1990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1)增产菌选育及其发酵工艺1991国家专利局中国专利金奖(12)增产菌在农业作物上的推广应用1993国家星火二等奖(13)环境标志希望杯1993国家环保局七、发表著作及文章

7、1.著作(1)《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1985年农业出版社(2)《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1987年气象出版社(3)《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1987年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4)《增产菌》1989年农业出版社(5)《植物微生态制剂》1991年农业出版社(6)《植物微生态学研究》1991年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7)《植物微生态制剂增产菌机制研究》1992年“中国微生态学杂志”(8)《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1997年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9)《第二届植物微生态学学术讨论会专辑》1998年“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0)《植物微生态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