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217881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8
《流光能空气净化器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流光能空气净化器的研究1.流光能空气净化器的原理流光能技术是产生有氧化分解能力物质的一种等离子放电技术。它能在三维空间产生大量高速电子,与空气中的氧氮元素结合生成具有氧化分解能力的活性物质,分解病毒表面的蛋白质,使病毒失去感染力。流光能空气净化器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初效过滤网;(2)等离子发生器;(3)静电集成过滤网;(4)光催化—up钛过滤网;(5)除臭催化过滤网。有害物质被过滤网层层拦截并由流光能分解去除,初效过滤网捕捉大粒的灰尘,等离子发生器使灰尘花粉粒子带电,静电集成过滤网捕捉带电的
2、灰尘花粉,光催化—up钛过滤网去除异味与病毒,除臭催化过滤网分解甲醛和异味,流光能净化器不断放出具有氧化分解能力的高速电子以过滤空气。空气清洁剂将房间中的污浊空气吸入,对微粒子进行可视化系统照射。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大扫除时的扬尘,脱下外套时飞舞的花粉,大量的空气污染物都可以处理。吸入口离地30cm以内的漂浮的有害物质可吸入,大风量设计7.0m3/min空气,10min可使13m3的房间空气焕然一新。2.流光能空气净化器处理细菌的研究(1)实验步骤:实验地点为天津大学环境学院510房间。将房间门
3、窗紧闭,避免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这时向房间里放置三个培养皿,3分钟后取出并盖好盖子。将产生大量细菌的物质(如旧饭菜,点燃的香烟等)置于510房间,待30分钟后房间细菌数量达到较大值且稳定时取出带有细菌的物质,继续实验。这时在510房间内平均放置三个培养皿,以测定菌落数,3分钟后取出三个培养皿,盖好盖子,这时为0时刻(注:只有在流光能净化器运行时才有时刻增长)。此时打开流光能空气净化器,5分钟后停止运行,在同样的地点放置新的无菌培养皿,以测定菌落数,3分钟后取出带有菌落的培养皿。流光能净化器在运行时
4、刻分别为0,5,10,15,25,35.,55是进行菌落数的测定。将有编号的培养皿置入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后取出,观察,统计。实验中有两点十分重要:<1>培养皿收集菌落的时间一定要大于3分钟,以保证收集充分;<2>未放置细菌物质时测得的菌落数应远小于放置带有细菌物质后第一次测得的菌落数,否则重新实验。(2)实验结果:位置1,位置2,位置3的实际菌落数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下降,整个房间的平均菌落数也有下降的趋势。位置1221619141597位置2181711141255位置3202015181386
5、平均值20.017.6715.0015.3313.337.336.00时间051015253555(3)结论与分析:流光能空气净化器在运行40分钟后,才能将民用建筑的细菌数除到可接受的范围内,本实验的细菌已达到一般民用建筑的较大值。至于工业建筑(如含有细菌较多的生物药厂),特殊公共建筑(如医院),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3.流光能空气净化器处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研究(1)实验步骤:实验地点为环境学院中心实验室内的封闭小室。将封闭小室与外界隔绝,禁止空气交换。首先测量温度,湿度等基本量.用气体监测仪测
6、出封闭房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D。在封闭房间内,点燃木炭或香烟,当烟雾弥漫至整个房间达到一定的浓度,移出烟源,用二氧化碳监测仪测出此时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D0,如果D0明显大于D,即可取此环境进行测试,如相差不大,需继续使用烟源制造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要求后(记为D0),开启流光能空气清洁器,并开始计时,在第5、10、15、25、35、45、65分钟分别记录二氧化碳监测仪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值C1、C2、C3、C4、C5、C6、C7记录在表格内。(取房间内九个点为测量点测定二氧化碳浓度,记录结果并求其平均值
7、)测量完毕,检查测得的数据是否有效,确认无误后,将仪器收好.同理,一氧化碳的测量与二氧化碳是完全一致的,并且二者同时进行.(2)实验结果:一氧化碳的浓度在流光能空气净化器的作用下有轻微的下降,但不足以达到所需的浓度;二氧化碳的浓度不降反升,流光能净化器没有去除二氧化碳的能力,上升的少量二氧化碳值是由于实验人员呼吸所造成的.单一的流光能空气净化器难以将污浊的空气净化为人们所需的新鲜空气.流光能净化器必需与通风系统一起使用才可创造舒适健康的人工环境.4.流光能空气净化器处理灰尘,气味,舒适度的研究(1
8、)灰尘流光能净化器自带的灰尘传感器显示随着流光能净化器的运行,室内灰尘量逐渐减少;实验人员也可观察到在灯光下室内灰尘量逐渐呈现减少的趋势.(2)气味流光能净化器自带的气味传感器显示随着流光能净化器的运行,不良气味逐渐减少;实验人员也可感觉到在室内臭味逐渐呈现减少的趋势.(3)舒适度实验人员感觉到随着流光能净化器的运行,室内舒适度明显提高;但由于没有条件,没有做具体的舒适度评价测试.这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具体原理如下:PD(指标1,对于空气品质的不满意率百分比)ACC(指标2,可接受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