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云南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ID:16216452

大小:1.26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8-08-08

云南科学技术奖推荐书_第1页
云南科学技术奖推荐书_第2页
云南科学技术奖推荐书_第3页
云南科学技术奖推荐书_第4页
云南科学技术奖推荐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科学技术奖推荐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创新团队)编  号 年度 2014年度团队名称昆明理工大学冶金节能减排创新团队团队所在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推荐单位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填表日期 2014年5月26日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制50一、基本情况团队名称昆明理工大学冶金节能减排创新团队研究方向冶金节能减排团队带头人王华主要支持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团队成立时间1985年推荐单位(盖章)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推荐材料密级无可否公示可可否公开宣传可学科分类名称1冶金技术代码450302节能技术代码480503工程热物理代码47010所属国民经

2、济行业制造业所属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制造业50二、人员构成(一)成员结构总人数29男24年龄结构65周岁以上00%50-65周岁13.45%女535-50周岁1655.17%35周岁以下1241.38%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副高级中级1241.38%827.59%931.03%学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2793.10%26.90%%00%(二)主要成员带头人序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技术职务所在单位研究领域团队工作时间(年)1王华男49教授昆明理工大学节能新技术252胡建杭男38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减排新技术123包桂蓉女

3、45教授昆明理工大学能源新技术12其他主要成员4魏永刚男37副教授昆明理工大学低碳冶金75卿山男47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强化冶炼96高文桂女41副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减排新技术77李孔斋男33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减排新技术78王辉涛男47教授昆明理工大学余热高效利用69吴建德男35教授昆明理工大学节能新技术710王海瑞男45教授昆明理工大学节能新技术1211王晓东男51教授昆明理工大学节能新技术1112纳薇女33副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减排新技术513祝星男30讲师昆明理工大学能源新技术314李磊男28讲师昆明理工大学冶炼渣

4、资源化315李博男29讲师昆明理工大学低碳冶金350三、团队简介(限3000字限以内)昆明理工大学冶金节能减排创新团队长期从事冶金节能减排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团队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在基础理论、技术开发、产业化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显著。1985年全国冶金节能专家原昆明工学院院长蔡乔方教授创建了“冶金热能工程研究室”,形成了冶金炉窑节能科研团队;1996年蔡教授退休后,年仅30岁的团队骨干王华博士接过接力棒,奉行“传承、发扬、艰苦、卓越”的宗旨,带领团队进行二次创业,成立了“冶金节能减排研究所”。2

5、007年研究所被云南省教育厅认定为云南省高校工业节能与能源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8年被遴选为云南省冶金节能减排创新团队,2009年分别被认定为冶金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云南省冶金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年分别被遴选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能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和云南省工业节能工程实验室,2014年以团队研究方向为四大支撑方向之一的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华教授任主任。昆明理工大学冶金节能减排创新团队拥有固定科研人员29人,硕士博士研究生79人。

6、固定成员中有高级职称20人,其中教授1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1人,云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至今,团队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28名学科带头人,6名大型企业高管,4名博士后及134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2篇。组织召开国内外学术会议11次,参加会议109次,其中大会特邀报告17次。目前团队已发展成为一个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层次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在国内外冶金节能减排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创新团队。针对冶金行业

7、能耗高、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大等问题,昆明理工大学冶金节能减排创新团队在王华教授的带领下,系统深入的开展了冶金节能减排新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发明了全氧顶吹强化自热熔炼炼铜技术、冶金-能源一体化新技术,攻克了冶金过程中低温余热高效利用核心技术,突破了高镁镍精矿冶炼和高镍二次铜精矿镍铜分离的技术瓶颈,解决了富氧顶吹-闪速熔炼-全氧自热熔炼三炉系联动冶炼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工程技术难题。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等56项,以及一大批解决实际

8、生产关键技术难题的企业委托项目;团队成立至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出版学术专著19部,发表SCI、EI论文288篇(其中SCI论文他引256次),授权专利168件(其中发明专利70件)。近三年来,部分成果推广应用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60亿元,减少CO2排放逾32万吨,减少酸性废水和气体排放逾320万吨,节约标煤52万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