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必考题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必考题

ID:16196881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8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必考题_第1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必考题_第2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必考题_第3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必考题_第4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必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必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一)古典复兴※时间:古典复兴是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这种思潮曾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P4)。※古典复兴建筑流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也深受考古发掘进展的影响。1)政治上:在18世纪前的欧洲,装饰繁琐的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风格盛行一时,反应了封建王朝王公贵族的奢侈与腐化的生活。这引起了讲究理性的新兴资产阶级的厌恶,认为它束缚了建筑的创造性,要求用简洁明快的处理手段来代替那些繁琐与陈旧的东西。他们在探索新建筑形式的过程中,试图借用古典的外衣去扮演进步的角

2、色,于是,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风格成了当时的创作源泉。2)考古发掘:对古典建筑的热衷,自然引起了对考古工作的重视。随着大量的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珍品的出土,人们认识到了它们的优雅典美与雄伟壮丽,于是,人们开始摒弃繁琐、矫揉造作的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极力推崇希腊、罗马艺术的合于理性,认定应当以此作为新时代建筑的基础。(三)折衷主义※时间:兴起于19世纪上半叶。19世纪以至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特点(概念):折衷主义越过了古典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形式上的局限,任意选择和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他们组合成各种样式。所以折衷主义也称之为“集仿主义”。折衷主义

3、建筑没有固定的风格,但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总体形态上仍没有摆脱复古主义的范畴,在建筑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认为解决。※影响与代表作:在欧美的影响非常深刻。19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19世纪末与20初又以美国较为突出。代表作品:巴黎歌剧院(P10)、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巴黎圣心堂※发展:189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哥伦比亚博览会,是折衷主义建筑的一次大检阅。法国大革命以后,古典主义大本营的皇家艺术学院,经调整扩充后改名为巴黎美术学院,它是19世纪与20世纪初整个欧洲和美洲各国艺术和建筑创作的领袖,是传播折衷主义的中心。20世纪前后,“新建筑”运动产生

4、并发展,一度占主要地位的折衷主义思潮逐渐衰落。(二)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1.代表人物:罗斯金(1834—1896年)和莫里斯(1834—1895年)。他们赞扬手工艺产品;建筑上主张到城郊建造“田园式”的住宅,摆脱象征权势的古典建筑形式。这种艺术主张,积极的方面体现在:1)反对复古(认为:复古艺术代表了上层资产阶级的艺术,它远离了人民大众)。2)热衷于手工艺效果和自然材料的美。3)力求功能、材料、艺术造型的完美结合。消极的方面体现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始终站在工业生产的对立面,将工业生产、机器看成一切文化的敌人。进入20世纪,英国工艺美术

5、运动转向形式主义的美术装潢,仅仅追求表面效果。3.代表作品:“红屋”(1859-1860年,书p33图2-2-1)大胆摒弃了传统的贴面装饰,表现出材料本身的质感。这种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的尝试,对后来的新建筑有一定的启发。(二)赖特的草原式住宅※赖特,美国著名现代派建筑大师,创造了融合浪漫主义想象力并富于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他后来提出的“有机建筑”便是这一概念的发展。草原式住宅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期,特点:在造型上力求新颖,彻底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在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草原”用以表示他的住宅设计与美国中部一望无际的

6、大草原结合之意。代表作:威利茨住宅、罗伯茨住宅、罗比住宅等。赖特的草原式住宅当时在芝加哥城郊颇受欢迎,但未受美国的普遍重视,但其名声传至欧洲,并引起德国、荷兰的极大兴趣。草原式住宅是为了满足资产阶级对现代生活的需要与对建筑艺术猎奇的结果。赖特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框框下,走上体型组合的道路,创造了新的建筑构图手法,为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探索作用。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从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60—1842年英国工业革,到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和灭亡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

7、期。特别是在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已从轻工业(如纺织)扩至重工业,铁产量的大增为建筑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准备了条件。因此,在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反映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另一种则是探求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1、有机建筑论他以提倡“有机建筑论”而闻名于世,属于现代建筑中的一个派别,基本观点是:(1)有机建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它的目的是整体性。(2)有机建筑是一种“自然的建筑”,结合自然,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3)空间是建筑的本质,空间和形式相互作用,达到一种整体目标。(4)建筑是用结构表达观点的科学之艺术

8、,建筑的结构、材料以及建筑的方法融为一体,合成一个为人类服务的有机整体。(5)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