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fc-云南联合基金2019年项目申请指南(初稿)

nsfc-云南联合基金2019年项目申请指南(初稿)

ID:16181849

大小:4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8

nsfc-云南联合基金2019年项目申请指南(初稿)_第1页
nsfc-云南联合基金2019年项目申请指南(初稿)_第2页
nsfc-云南联合基金2019年项目申请指南(初稿)_第3页
nsfc-云南联合基金2019年项目申请指南(初稿)_第4页
nsfc-云南联合基金2019年项目申请指南(初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nsfc-云南联合基金2019年项目申请指南(初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NSFC-云南联合基金2019年项目申请指南(初稿)一、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一)生物多样性针对具有区域特色的重要生物类群的多样性,开展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适应性演化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1.具有区域特色的生物资源的发掘和保护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特有性最高的地区之一,由于气候变化、人为干扰和栖息地变迁,导致物种数量急剧下降。因此,对具有区域特色且研究薄弱和濒危类群(如维管植物、鸟类、传粉昆虫、真菌、地衣、藻类等)生物资源开展多层次、抢救性地的深度调查,厘清其物种多样性、种群分布、资源状况和致危因素;开展

2、特色生物重要基因功能解析、优良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和表达体系构建。为重要生物资源的发掘、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云南-东南亚跨边界地区重要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生物廊道规划东南亚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区域。跨境合作生物廊道规划和大尺度景观保护是生境片段化日趋严重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新需求。围绕云南和周边跨边界地区的动物(鸟、兽)、植物为重点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规划跨境生物廊道,为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相关决策咨询,促进跨界生物多样性保护。133.中国西南山地辐射分化类群多样性形成和适应演化中国

3、西南山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也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发生和演变的关键地区。研究该地区重要辐射分化生物类群系统发育关系,结合地质和气候变化及物种生态位分析,揭示其生物地理历史和分布格局的形成规律和影响因素;采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揭示其近缘种分化的时空历史、物种繁育系统演变(如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异交与自交等)在群体水平的发生过程及其对物种形成的影响,准确认知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机制。4.云南山地生物物种间的协同演化和互作机制研究生物物种间相互作用,如捕食、寄生、共生、传粉及种子传播等对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稳定和维

4、持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对云南山地物种间互作网络的拓扑结构、演化和维持机制知之甚少。因此,研究该地区典型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特征、时空变化、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互作过程中关键信号的本质及其传导过程;解析物种间互作的生态过程与演化形成机制,揭示专化和泛化的互作结构对物种共存与分化的影响,对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价值。5.特殊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濒危物种综合保护针对云南特殊的生态系统(例如橡胶单一种植系统、高原湖泊生态系统、间作轮作农业生态系统等),以及濒危物种(例如亚洲象、绿孔雀、兰科植物等)为研究对象,评估

5、其分布、结构、现状,以及这些系统和保护类群的生态服务功能。利用传统知识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保护对象栖息地及食物源基地建设进行环境容量评价。6.13外来入侵物种对云南本土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防控措施云南具有很多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例如喀斯特石灰岩区域、干热河谷地区、热带雨林北缘区域等),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这些地区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研究这些生境条件下入侵物种表型可塑性和适应性变化及其遗传背景;解析入侵物种对本地生物群落不同营养级的调控机制及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控及生态修复措施。(二)

6、农林生物资源本次征集到13项项目建议书。从建议书看,主要集中在不同动植物(稻作、油菜、花卉、蔬菜、柑橘、林木、药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利用、有利性状基因定位与克隆、以及基因及基因间互作的分子机制、病毒互作、农林生态系统等。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大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云南省省长阮成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培育新动能,2018年云南将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这三张牌,形成几个新的千亿元产业。针对学科发展、政府需求、产业发展需求,特别是打造绿色食品牌的产业的

7、需求,2019年拟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方向:1.云南特色动植物(动物、微生物、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的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及重要性状的遗传机制解析以云南特色动植物(稻作、玉米、麦类、13油菜、花卉、蔬菜、柑橘、林木、动物、微生物)等为研究对象,解析其优异性状的遗传基础、发掘优异种质,包括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定位、基因功能解析、分子机制等方面。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特别是绿色食品产业提供理论和材料基础。1.云南农业有害生物成灾及防控机理以云南重要作物有害生物为对象,探讨农业害虫、作物病原物的种群生态、致害特点、环境适应性、扩

8、散风险、空间分布格局,对农林生态系统的致害机理、成灾规律以及有害生物绿色减灾和防控机理。以严重危害动物健康弓形虫、牛结核、禽流感、蓝耳病等病原体为对象,探讨有害病原生物的种群分布、传播流行、致病机制,解析其在动物与人互传的关键因素,揭示毒力致病因子的分子机制。2.云南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功能及维持机制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食物来源及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