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卷

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卷

ID:16169717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8

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卷_第1页
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卷_第2页
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卷_第3页
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卷_第4页
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____(请考生填写)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试卷共6页,其中第1页至第5页为阅读题,第5页至第6页为表达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归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内容与自己的信息是否相符;3.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4.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建构,既表现在人文价值的追求中,也体现于艺术本体的建构中。其核心价值源于艺术家如何在文化、美学领域彰显其承载的当代性。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人文学术领域兴起了“美学热”和“方法论热”,大量长期隔绝的域外哲学、美学、文艺学被译介、引进过来,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观

3、念和“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化观念重新得到发掘和认识。在文学艺术领域,具有社会思潮性质的创作活动相继出现,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等,中国现代文艺的多样性传统也逐渐受到尊重,欧美现代文艺的风格、样式、表现手法被大量借用,在理论上,围绕“人性论”和“人道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关注现实”和“自我表现”等争论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些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的精神氛围,也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早期的文化语境。整个80年代的文学艺术尽管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但代表了一个民族在经历政治磨难之后对自己和世界的重新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文学艺术家

4、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自觉成为社会变革的见证者和时代精神的表达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进一步深刻的变化。在艺术领域,中国艺术的当代创新成为摆在广大艺术家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在全球性的语境中体现艺术的当代性。在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呈现艺术的多样性。社会转型期文艺当代性的追求因为社会经济环境、人们审美趋向的多元需求和艺术家秉承艺术观念与各自艺术背景差异等诸多综合因素,催生了创作题材、体裁、样式、风格、流派竞相展示、百花齐放的璀璨景观。当代中国各种风格流派的艺术探索都在当代性探索中以赫然的艺术成就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一个与中

5、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潮美术相连的流派,逐渐集合起了一批艺术家,他们作为当代中国艺术W语文试题第6页(共6页)在当代性探索中的一支劲旅,在当下的艺术创作中取得了它的地位。尽管不可否认它受西方艺术影响而成长的背景,但它的本土根源内在于我国30年来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其精神诉求,始终指向艺术当代性探索的追求。中国当代艺术,并不是因为标识“当代”而具有天然的当代性,比如那种丑陋怪异、趣味庸俗及解构政治和中国形象,伤害民族自尊的图示化表现,以及血腥、暴力的渲染,都只是一种主观概念的肤浅演绎,与当代性没有关联,而且与个性表达和艺术创新的实验性探究无缘。尽管当代艺术的构成材料和

6、呈现方式多样性,但其仍然需要源于其本体表现的内涵深刻性。中国当代艺术的追求,应当紧紧把握中国当代社会发展进程的脉搏,关心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诉求;紧紧把握文化艺术自身的发展趋向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发展变化,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正确表达对时代前进的关注和对这个时代中人的命运的关切,不断以作品观念和形式的创新,为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添增亮点。(节选自王文章《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建构》)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建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建构要求建构艺术本体的同时追求艺术的人文价值。B.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艺术家紧跟时代步伐,自觉见证

7、社会变革和表达时代精神。C.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广大艺术家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进行艺术的当代创新。D.中国当代艺术并非具有天然的当代性,仍然需要追求其本体表现的内涵深刻性。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具有社会思潮性质的创作活动相继出现,使人们逐渐尊重现代文艺的多样性。B.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在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呈现多样化的局面,从而形成了人们审美趋向的多元需求。C.渲染血腥、暴力,丑化中国形象之类的艺术作品不属于中国艺术当代性建构的范畴,它们并非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