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158843
大小: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8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词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二、作者简介: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五岁迁家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因玄宗妹玉真公主荐应诏入长安,供奉翰林,受玄宗恩遇,因得罪宠臣贵妃,被赐金遣返。安史乱中,入永王李璘幕。永王遇害,受牵连下狱,
2、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漫游于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宣城(今属安徽)一带,卒于当途。有诗1035首,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诗歌中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比喻,想象力丰富。语言直率自然,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民歌的气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诗歌对后代的影响深远。三、诵读点拨:这首诗是诗人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慨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8四、诗词译义: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拘留的昨日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
3、多的烦恼和惆怅。万里长风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对此景,正好畅饮于高高的楼上。由衷地赞美汉家文章建安风骨,更喜欢小谢这种清新秀发的诗风。都怀有无限的雅兴心高欲飞,要到那九天之上将明月把弄。抽刀断水水仍流,用酒消愁更添愁。人生坎坷总是不能称意呀,倒不如披者散发去江湖中放舟。五、诗词赏析: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游宣城时所作。诗人从自己被放还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政治日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苦闷。这首诗就抒发了这种怀才不遇的郁闷苦闷之情。诗歌由两个十一字句开篇,不受常规拘勒。情感强烈,直抒胸臆,郁闷之情喷薄而出,以唱叹起调。接下来,五、六
4、两句转入登楼送别之事,点明题意:面对美景心情获得了难得的爽快,有沉郁而入豪迈。随后的七、八、九、十等句以赞美建安及谢朓等人的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抱负,不仅交代了主客双方均有不凡的文采,更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而且反映出诗人因对现实不满所产生的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不仅言志而且抒情,使豪迈的情感达到高潮。然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依然存在,难以排遣,使诗人的情绪由豪迈转入苦闷发出了“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感慨。对应了首句的去日之苦和今日之烦忧,但诗人并未被苦闷击倒,而是转入旷达,使强烈的愁情得以渲泄。整首诗写愁思却不晦黯,情绪低抑不哀婉,诗中一系列亮色调的意象,如“
5、长风万里”,“酣高楼”,“青天”,“明月”等,始终涤荡着一股清越之气。诗歌大开大合,陡起陡落,感情变化剧烈而不显突兀。语言奔放,意气豪放,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李白素有“诗仙”之称,他的诗飘逸豪放,想象奇异,气概凌云,别具风格。虽天马行空,飘忽跳荡,却能以此启彼,由彼发此,因而脉理不乱。这首饯别诗是李白的代表性诗作之一,全诗强烈地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结构上的大跨度跳跃与诗人的情感变化相一致,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豪放不羁的艺术特色。六、链接训练:1、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以比喻写愁的两句诗是:,。2、诵读《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试谈
6、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主旨思想的共同点及不同点: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8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论诗》一、诗词原文:论诗【清】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二、作者简介:赵翼(1727-1814),清史学家、文学家,字云崧、耘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后辞官归乡,主讲扬州安定书院,长于史学。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
7、。所著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话》、《瓯北诗钞》等。三、诵读点拨:此诗要旨在于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而非贬低李杜诗篇的的接触成就。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四、诗词译义: 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已经不让人觉得新鲜了。每个时代都会有杰出人才交替出现,各自主导文坛生机勃勃几百年。五、诗词赏析:8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以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以历
8、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