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我们心中的“爱”讨论话题

了解我们心中的“爱”讨论话题

ID:16150481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8

了解我们心中的“爱”讨论话题_第1页
了解我们心中的“爱”讨论话题_第2页
了解我们心中的“爱”讨论话题_第3页
了解我们心中的“爱”讨论话题_第4页
了解我们心中的“爱”讨论话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了解我们心中的“爱”讨论话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了解我们心中的‘爱’”讨论话题阅读材料:让心灵交流不再受阻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8年11月29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学校长德育论坛”北方交大附中分论坛上,参会的100余位中学校长和教师在论坛发言人、市青少年心理与法律咨询中心主任宗春山的带领下,做了一个心理游戏---当一个人看到自己面对着一群面戴面具人的时候,心中是何感受。游戏的目的是要告诉与会者,在师生交流中,老师不要戴有“面具”,而应敞开心扉。     《教师戴“面具”感受心灵的距离》是一幅独具匠心的摄影图片,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从视觉上讲,这张图片拍摄得过于平实和随意,似乎没有什么提

2、炼,但是它抓人眼球的地方却是那张张相同又不同的“面孔”,看了让人感觉很不舒服。这本该是西方“万圣节”上出现的场景,现在却是由百余位校长和教师所为。当然,这只是在“中学校长德育论坛”上的一个“体验游戏”。试想,任何一个人,生活在都戴着面具的一群人之中时,心中一定会产生恐惧甚至让人毛骨悚然。从这个场景所折射出的,是面具背后隐藏的、值得深刻反思的教育问题。  这幅图片上表现的是游戏中的面具,然而在现实中,还有许多心灵深处的“面具”,时常徘徊在真实与虚假之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人与人之间,难道非要戴上“面具”才能进行交流吗?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如果戴上这样的面

3、具,那在学生面前就如同把自己伪装起来一样,用千人一面的面孔,去面对千变万化的事物。这样的教育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  隔阂,让人和人的关系渐行渐远;让师与生的心理距离越拉越大。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教师最大的悲哀是培养出具有双重人格的人。教师是学生心中的一面镜子,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无论以怎样的情态出现,都会在学生心中留下鲜明的印象。如果教师总是以“面具式”的冷面孔对待人,学生也将会形成对人对事的冷漠态度,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如今,在一些学校的教育中呈现出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那就是追求完美的不许犯错误的“教育”。为了追求教

4、育的结果,有的教师时常用冷冰冰的面孔教训学生,而忽略了必要的教育过程。有的教师一看到学生犯错,心里就不能容忍,或者用刻薄的语言训斥,或者用无端的理由责难,好似急风暴雨一般。既没有耐心地去倾听,也不容学生主观申诉。这样做的结果,势必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众所周知,自古“天地君亲师”,教师地位高高在上,“师道尊严”也就不足为奇。然而,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教师也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要用更开放的心态,去引领年轻的一代。  人们喜欢把青少年比作花朵,而花朵的培育,是需要园丁施以爱的阳光的。没有阳光照耀的花草,会枯萎无华;没有爱的滋

5、润的教育,青少年的成长就会萎靡不前。而爱是真实的、是灿烂的。用爱浇灌心灵,一定会绽放出人类最美的花朵。  敞开心扉,希望教师们用真实的面孔面对学生,用真心的爱对待学生,用温情的目光凝视学生,用广博的学识培育学生,用超前的眼光引领学生。教师们定会看到一片神奇的天地,也会收获沉甸甸的硕果。(作者系《人民教育》杂志管理室主任) 教育的期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肖川  在德育工作的日常管理中,不少德育工作者对学生的管理习惯用批评、责罚、处分等手段。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其它的好方法?如何得心应手地运用好方法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肖川教授的这篇文章,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了这个

6、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刊发此文,希望与读者一同关注并探讨这个问题。教育的方向和效果更多地取决于我们的信念和期待。良好的教育必定有一个价值预设:人性向善。基于这一价值预设,良好的教育更多的应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与责罚。  我们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而往往漠视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存在着的宝贵的“善端”,因而我们就往往少了一份对人的信任与由衷的尊重。在我们的教育实际中,在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那些暂时在某些方面后进的学生,有着太多的轻蔑、讥讽、责罚和制裁。笔者看来,更多地给予学生温暖的感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唤醒、激活他们心中潜藏着的对于美

7、好生活与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与对人性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相联系的。因而,人性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与我们日常的教育行为密切相关的问题。  人性的问题,不是一个实证科学或经验科学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文世界中的价值预设。在道德、教育领域,作“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是道德与教育的内在特征所要求的。笔者看来,肯定人的精神自我、精神生命、精神需要的存在,是对人的独特价值和人的尊严的肯定;是对人性中光明与正义的乐观的祈盼。  “人性向善”不是一个需要去证明的事实,而是一种价值承诺,一种有待实践的理想;是教育信念确定的基础和前提。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便在

8、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世界的美好,当我们觉得这个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