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教学设计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教学设计

ID:1614518

大小:494.2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2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教学设计_第1页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教学设计_第2页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教学设计_第3页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教学设计_第4页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授课对象:八年级授课时间:1课时教材分析:《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是浙教版科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中第六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程分为氧循环与碳循环两大部分并拓展了臭氧与温室效应的一些知识,氧循环与碳循环均分别通过其循环途径作出其循环图示,其中碳循环是在氧循环的基础上进行讲解,通过生活中的经验入手讲解氧循环,再由氧循环扩展到臭氧层的知识,而碳循环在氧循环基础上加以解释,据此讲解由于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故而将本节课的内容完整联系在一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碳氧循环都将有一个完

2、整的了解。学情分析:从教材整体来分析,《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一课是学生学习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基础上的后续,学生对氧和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也有所了解,知道一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后也就可以明白氧和碳进入循环的部分路径,初二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但还不能了解土壤中的一些微生物分解作用,对于碳循环的部分途径了解的不够全面,对于臭氧与温室效应也不是很了解,通过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们了解全面培养他们系统的总结知识的能力,并且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对现象进行解释。因此可以主动学习,最终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好

3、习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从而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2)了解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及其保护。3)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和温室效应的利弊。过程与方法: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和氧循环的方法。2.通过学习“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对人类的危害,发展自身推理、联想和思维迁移能力。3.提高分析总结的能力,体验成就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3.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教学难点:碳循环的

4、途径,氧循环的途径教学准备:教学相关内容的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憋气实验导入,讲解氧气重要性,我们无法在无氧情况下生活。讲解人每天要吸收的氧气量,提出疑惑:人会不会将氧气吸收完,地球上会不会没有氧气供我们生活?带着疑惑进入课程:《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配合实验,积极思考反思老师提出的问题设疑导入,拓展学生的知识的同时也带给他们以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回忆旧知识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快要下雨时鱼会露出水面由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提出问题:怎么使鱼缸内的水的含氧量增加?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部分讲解提出问题:为什么加入水草可以使水中含氧量

5、增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进行回忆复习巩固并扩展知识了解其他光合作用初步了解。提出自然界氧消耗的途径有哪些?复习呼吸的相关知识,提示学生结合氧气章节中的氧化反应,提出什么是氧化反应,进一步提出氧化反应属于消耗氧的途径吗?再提出哪些现象属于氧化现象?从而得出自然界内有哪些途径是消耗氧气的。联系生活,讲解出自然界中的消耗氧的实际应用。(如真空包装的食物)缺氧,水中氧含量太少。积极思考,得出有:换水,使用增氧泵,加入水草等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复习旧知识积极思考,想出答案:呼吸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铁生锈燃烧食物变质积极思考,活跃思维增强学生的分

6、析能力得出新知识通过以上氧产生和消耗途径得到氧循环的定义:自然界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由氧循环定义得出地球上的物质所要消耗的氧气大部分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过渡到保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理解掌握氧循环定义,在书上进行标示。提升学生理解掌握及归纳能力,并提倡学生保护环境。拓展思考,学以致用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场所,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才可以学习的更好,那么大家思考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教室的空气保持清新呢?由以上小妙招提醒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利用这些小妙招来保持室内

7、空气清新,更好地学习与生活。及时开窗换气、用空气清新装置、白天在能光照的地方放一些绿色植物。活学活用,在生活中强化所学知识新知识连接黑板中写下臭氧分子式O3,可能有些学生没看仔细,从而导出臭氧,告诉学生要仔细。氧气培养学生细心的品质臭氧知识从性质、来源、分布方面讲解臭氧知识。性质:天蓝色,刺激性腥臭味的气体来源:O22O  O+O2=O3(放电情况下也可产生)分布:大气中的臭氧90%聚集在距地面20-35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即臭氧层。利用太阳与地球的故事导出臭氧层的作用:阻挡紫外线,保护人和生物体。由此引出臭氧层的现状:臭氧层正遭受破坏,并出现臭氧

8、空洞。追寻原因:氯氟烃,讲解氟利昂。有原因就有解决办法,得出各国所做的举措,并宣传9月16日为世界保护臭氧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