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2012年选调生备考之选词填空

【言语理解】2012年选调生备考之选词填空

ID:16138174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8

【言语理解】2012年选调生备考之选词填空_第1页
【言语理解】2012年选调生备考之选词填空_第2页
【言语理解】2012年选调生备考之选词填空_第3页
【言语理解】2012年选调生备考之选词填空_第4页
【言语理解】2012年选调生备考之选词填空_第5页
资源描述:

《【言语理解】2012年选调生备考之选词填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91up公务员应战平台【言语理解】2012年选调生备考之选词填空     在言语理解模块中,选词填空是必考题型之一。选词填空是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测试的一项主要内容之一,它一般是先呈现一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的地方已经留出空格,要求你从题后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入句中空格处,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和最完整。下面将结合历年真题对此类试题做一个分析,希望给广大考生提供一个参考。  一、盲点分析  词填空这类题目,重点考查的是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词语辨析能力。所以常考的是实词,重点是考察近义词、同义词和词语的搭配。  实词是指意义比较具体的

2、词。汉语中的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一般考查的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而对后三者的考查相对较少。且实词主要侧重考查近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词语间的搭配等,我们在解答实词题型时,重点在分清出题的角度,在考查角度上一般可以有如下命制方向。  二、技巧点拨  1.看搭配。  搭配一般是固定的,没有什么可解释的,是我们约定俗成的。所以运用这种方法,就可以直接判定正确的选项,并且省时。但是这类试题较少,而且对语言的基础要求也较高。  例:(2012国考)中国武术传播的不应仅仅是其技术体系,而更应是文化,是理念,是

3、那种重德行、重关系以及重人际信任的理念。参与其中的行动主体更应该获得的是亲密关系、高度信任、遵从规范和精神气质的______,而绝非是仅仅获取______的技术。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净化 战无不胜 B.涵养 好勇斗狠  C.陶冶 匹夫之勇 D.培养 炉火纯青  【解析】B。“亲密关系、高度信任、遵从规范和精神气质”属于人的精神方面的养成,应当用涵养,净化与这几个词组不搭配,陶冶情操是固定搭配,培养一般指能力的养成。故选B。  2.找关键词,确定语境。http://news.gwy.91up.com91up公务员应

4、战平台  公务员考题一般都会带有某种语境,语境也就是作者的主观想法,因此,通过语境就可以确定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词汇。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我们如何来判定它们之间的差别。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感情色彩上,这样就可以把词语划分成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二是从语气上。比较常用的是在语气的轻重上进行辨别。比如放纵和放任,二者相比,放纵的语气就要比放任的语气重。  例:(2011.9.17联考)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各级评审组织几乎无法看到申报人的艺术实践能力,只能看到表格栏目里的论文和项目。在唯论文是重的标准下,音乐理论的教师还能体现一些真才实学,而表演

5、艺术的教师则只能扬短避长、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滥竽充数B.削足适履  C.委曲求全D.弄虚作假  【解析】B。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弄虚作假:耍花招欺骗人。削足适履符合语境。故选B。  3.分析语境,展开合理想象  在碰到无论是照应的角度,还是色彩和搭配的角度都无从选择时,不妨展开合理的想象,利用一些常识进行简单推理,也可以对解题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例:(2011.4.

6、24联考)文化的本性在于创造,其使命与一切墨守成规、刻板一致、千篇一律都是不相容的,创造性必然导致多样性,在文化领域,只有______才会使文化丰富多彩和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而统一性必然窒息文化。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拘一格B.独树一帜    C.推陈出新D.别出心裁  【解析】A。解该题时可以适当采用一些想象,后半部分既然提到“而统一性必然窒息文化”,所以合理想象前面一定不能是一些比较好的词语,而不拘一格,强调的是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语境中强调“多样性”,

7、所以选择“不拘一格”。故选A。 模态命题对当关系推理在近年来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考试演绎推理部分占到一定的比例,主要考查的是模态命题的相互转化。本讲教育专家结合历年北京行测考试真题为大家讲解模态命题对当关系推理。     与直言命题相似,模态命题“必然P”、“必然非P”、“可能P”和“可能非P”在真假方面存在着必然性的制约关系。http://news.gwy.91up.com91up公务员应战平台1.矛盾关系     “必然P”与“可能非P”、“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其中,一个真,另一个必假;一个假,另一个必真。二者既不可同

8、真又不可同假。2.反对关系     “必然P”和“必然非P”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其中,一个真,另一个必假;一个假,另一个则真假不定。二者可以同假但不可同真。3.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