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三题

ID:16099227

大小:4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三题_第1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三题_第2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三题_第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三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三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三题汪信砚【专题名称】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专题号】A1【复印期号】2011年02期【原文出处】《山东社会科学》(济南)2010年11期第5~10页【英文标题】ThreeTopicsontheSinicization,ContemporarizationandPopularizationofMarxism【作者简介】汪信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    汪信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内容提要】要正

2、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等貌似相同的命题区分开来,明确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并由此弄清和把握一系列相关问题。【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EE14UU1770517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0]11—0005—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有人

3、说,“在这个有机统一体中,中国化是核心,时代化是关键,大众化是基础。”①这一概括表明,对于这个有机统一体来说,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都不可缺少,每个方面都很重要。它同时也意味着,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必须对三者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对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理解和把握出现偏差,都会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事业。有鉴于此,本文拟就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关涉到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三个方面的重要问题作

4、一探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要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必须明确区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两个根本不同的命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并不断发展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中国的文化传统,也包括中国的当前现实或当前实践。与此相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

5、实际相结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以及中国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用以丰富马克思主义;二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当前现实或当前实践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考察和分析中国的当前现实,通过对中国现实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创造性回答,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指导中国的当前实践。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做好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我们才能真正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作

6、风和中国气派,才能真正创造和不断推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则是一个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貌合而神离的命题。当然,一般而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也是可以涵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多种可能的境遇,而其中之一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就类似于一个原本出生于其他国家的人在中国的情形,他可能只是在中国学习、工作、旅行或居住,但也可能通过接受中国文化、融入中国社会甚至加入中国国籍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人。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使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提法并没有

7、什么特别的意思,其所指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是,专门提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命题的人并不属于此列,他们明确主张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命题来代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程,不过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以及中国人宣传、学习和讨论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即使是像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那样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之作,也不过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系统传播”的标志。因此,在提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命题的人看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纯粹是子虚乌有的事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完

8、全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命题的提出者们不仅否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性,而且也完全否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他们认为,按照毛泽东关于“‘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的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从形式到内容完全变成中国的东西,而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从形式到内容都完全变成中国的东西的马克思主义也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了,马克思主义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被化为乌有。其实,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命题的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